分别是: 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经济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由于另一方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合同。 以上 则是一种授权。前者表达的是一种民事管制本位,后者表达的是民事权利本位。 经济合同法第二十七条,很显然也是不尽合理的。因为他要求解除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35.html -
了解详情
第71条就是对《德国民法典》第134条进行批判改造的结果。而在对原经济合同法的专家修订意见中,梁慧星教授就曾指出,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的 按照违反有关行政管理规定进行处理,而不因此确认合同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法释[1999]19号)第10条也规定: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000.html -
了解详情
:除非劳动者真的不愿意续签的除外,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得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此项规定对之前的劳动法律制度也是一个较大的突破。会有效的 来促使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逃避支付违约金的义务,劳动关系严重不正常。 劳动合同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明确了可设立违约金法定情形及违约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69.html -
了解详情
恪守这一原则的,这在我国早期的合同立法中有明确的体现。如《涉外经济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将合同权利和义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 Co.Ltd(1915)AC814(上议院)。 [14] 参见沈达明编著:《英美合同法引论》,对外贸易出版社,1993年版,第211页。 [15] 转引自傅静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64.html -
了解详情
应借鉴各国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解除权行使的条件,期限等规定,以促进和鼓励经济社会的交易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 [关键词]合同解除 解除权 约定解除权 法定解除权 ,首先,应当是合同当事人,而非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对此,无论是从原《经济合同法》第27条、第28条所规定的,当出现了解除权行使的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150.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所得税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 《劳动法》及其配套规定计算,2008年1月1日后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基数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38.html -
了解详情
作劳动争议处理。 第四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劳动者对管理人列出的工资、经济补偿金、医疗费用等劳动债权清单提出异议,管理人不予更正,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受理 的险种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请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不予支持。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未按当地规定的险种为其建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930.html -
了解详情
(Restatements of the Law of Contracts,1932年),经济互助委员会国际经济合同法总则草条(Das Projekt des Rates fur GegenseitigeWirtschaftshilfe fur einen Allgemeinen Teil de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68.html -
了解详情
。 民法不过是所有制发展的一定阶段,即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的表现,[1]是将经济关系直接翻译为法律原则。[2]恩格斯的这一论断无疑道出了民法与经济基础 合同立法,中国民法学的研究重心开始向合同法学倾斜,不仅有了合同法、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的统编教材,而且有了相当规模的体系书和专论。体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20.html -
了解详情
私人企业成为可能,并鼓励人们负责任地建立经济关系。因此,契约自由在整个私法领域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1]我国合同法也确立了合同自愿原则,即契约自由 》,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268269页。 [9] 参见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 [10] 江平主编:《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