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收集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明文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 承认被告人有罪的情况下,通过辩护使被告人被判处较低刑期或免于处罚、适用缓刑等其他处罚,以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的目的。罪轻辩护一般从从轻、减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69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对被告人进行刑事处罚的轻重。由于社会调查员的调查报告中存有对未成年被告人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 出庭作证的证人,但笔者认为,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证人作证的范围是案件事实,因此,被告人的人品和品格内容不属于证人作证的范围。虽然国外的司法中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791.html -
了解详情
人负担;同时应向被告人释明,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得到被害人的谅解,是从轻处罚的酌定情节。使双方谨慎考虑拒绝调解的意思表示,以促成双方和解,并应将释明 取决于其亲友的替付能力,在调解时,尽可能避免附判缓刑为履行协议条件的调解,更不能以调解代替刑事判决,避免在社会上产生以钱赎罪的消极影响。 我国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57.html -
了解详情
人负担;同时应向被告人释明,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得到被害人的谅解,是从轻处罚的酌定情节。使双方谨慎考虑拒绝调解的意思表示,以促成双方和解,并应将释明 取决于其亲友的替付能力,在调解时,尽可能避免附判缓刑为履行协议条件的调解,更不能以调解代替刑事判决,避免在社会上产生以钱赎罪的消极影响。 我国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38.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方面的损害赔偿以及精神方面的赔礼道歉,另一方面使加害人免于刑事处罚。倡导引入刑事和解制度的学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这种方式能过全面恢复正义、提高司法效率并且能 刑罚的裁量和执行上,我国刑法还规定了缓刑、假释、减刑等制度。 对于特定的轻微刑事案件,我国法律规定属于自诉范围的,对于这类案件,法律已经赋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32.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而且它能表明犯罪的原因、程度和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正确适用缓刑制度,适用缓刑不是考虑其刑期、刑罚种类,而是应根据法律对缓刑制度的 动机向良性转化,因其主观上已经开始了改过自新的变化,认识到自己行为会导致法律的处罚,只有投案自首可减轻罪行,故在司法实践或审判中,依据法律对缓刑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10.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这显然包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的要素,属于典型的认罪案件。 综上,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可以界定为认罪案件:一 除法律明确规定不能适用缓刑的案件外,对于审判阶段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认罪轻微刑事案件,一般应适用缓刑,其中犯罪情节较轻的案件,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437.html -
了解详情
倍受质疑,但有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承认检察官的准司法官地位,而行政权的行使者属于公务员身份,从国际监狱规则方面看,监狱权力行使主体一般都属公务员的身份并因此 假释、监外执行和缓刑的撤消等刑事行政程序中保障刑事执行相对人的听证权,而制止狱内暴乱和犯人脱逃等强制性措施因情况具有紧急性不可能进行听证,只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28.html -
了解详情
、用自首、立功、积极赔偿等犯罪事实以外的量刑情节进行调节,得到拟宣告刑(这属于第二个层面上的量刑情节)。 ▼ 第6步、根据拟宣告刑依法确定宣告刑 注:第 的,应当依法适用。 (6)宣告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依法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80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以严为名作为犯罪处理,也不能对刑法规定处罚较轻的行为以严为名判处法律没有规定的较重之刑。 3.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刑事策略思想与刑事科学 的刑事政策就是要看是否能有利于促进嫌疑人的全面发展。对实施了轻罪的行为人适用轻缓刑事政策,可以使他们充分体验到社会的宽容和温暖,有利于改过自新、回归社会和自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