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刑罚目的中来,两者虽然具有关联,但多少有些射偏靶子的嫌疑,模糊了刑罚目的是什么的理论视野。同时,德国学界主张的积极的一般预防,也具有不同的刑罚文化背景 半;而在这一小半中,又有高达80%的案件最终以罚金处理,另外14%处以缓刑,监禁的比例大约只占到6%。[23]协商主义司法如美国的认罪协商制度,是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5082.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危害社会的行为,对于量刑时可判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辩护律师可建议法院判缓刑;对于《刑法》分则条款有管制刑的,辩护律师可建议法院判管制刑。除上所述 恰当而发生争执的现象。有人问我,参与张子强团伙案辩护最难的是什么?我回答:是讲司法管辖权问题。一方面,众所周知,张子强团伙案尚未开庭公审,香港传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5540.html -
了解详情
并着手予以调整和强化。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对被判处管制、缓刑的犯罪分子的社区矫正和禁止令规定,同时也规定对被假释的犯罪分子进行社区矫正。 监禁进行考察,那么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可质疑之处:这里的终身监禁设定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公正,即保证罚当其罪,使犯罪人承受应得的惩罚,那么问题在于公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377.html -
了解详情
受理通知当作官方认可的资本炫耀。说谎话跟喝凉水一样,这是犯人对自己群体的评价,无论谎言的目的是什么,说出来就是一种心态的反映。这些信口雌黄话语的出现 地看到了监禁刑的缺陷,看到了监狱亚文化带领的影响,越来越期望社会服务令、缓刑、社区矫正等多元性的惩罚措施的运用{7}。 监狱既具有惩罚和改造的功能,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881.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社会的行为,对于量刑时可判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辩护律师可建议法院判缓刑;对于《刑法》分则条款有管制刑的,辩护律师可建议法院判管制刑。 除上所 恰当而发生争执的现象。 有人问我,参与张子强团伙案辩护最难的是什么?我回答:是讲司法管辖权问题。一方面,众所周知,张子强团伙案尚未开庭公审,香港传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414.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不为法所允许的、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违法行为。但问题是,自杀的违法性的实体是什么?亦即自杀究竟侵犯了何种法益?这在学理上必须加以厘清和 系初犯、认罪态度较好,且一贯十分孝顺病重老母,最终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47)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帮助他人自杀既遂的案件,在性质上可归结为帮助他人实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29.html -
了解详情
。同样的情况可能以相反的形式发生在高位截瘫者身上。对于威慑制度而言,这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监禁的痛苦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使成本相同的连续性 可能是一种非常合理的矫正政策。换句话说,人们可能希望监狱看守和缓刑、假释官尽可能多地对具有现实矫正可能的犯罪和犯罪人适用社会复归计划。在合适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476.html -
了解详情
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至于何谓确实,何谓充分,全案证据的综合运用标准是什么?办案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与全案证据的关系是什么? 三、明确规定社区矫正。刑诉法草案第二百五十五条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社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12.html -
了解详情
中,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经过几百年的争论之后,人们对于刑罚的目的是什么依旧是众说纷纭,无法达成共识。笔者仅依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浅薄的认识。 所谓刑罚是 一报应本质制约下的目的。二者相结合,不仅弥补了报应刑不能解释免除处罚、缓刑、减刑、假释制度的不足,也克服了预防刑无法适应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缺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07.html -
了解详情
中,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经过几百年的争论之后,人们对于刑罚的目的是什么依旧是众说纷纭,无法达成共识。笔者仅依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浅薄的认识。 所谓刑罚是 一报应本质制约下的目的。二者相结合,不仅弥补了报应刑不能解释免除处罚、缓刑、减刑、假释制度的不足,也克服了预防刑无法适应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缺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