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作为社会程序一种的法律程序,除了时空要素外,还具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主体和结果。法律程序是主体参与其中,并且能够满足法律关系主体某种需要的程序 之间又是平等的”,[16]税收法律关系是“债务关系”,纳税人的缴税行为类似于私法上的清偿债务。在这种意义上,征税权力的运行程序就成为国家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35.html -
了解详情
的组织和行为的规则,国家并不直接以一方主体参与该种法律关系;二是国家需要直接同企业发生经济管理关系,并以立法予以调整。前者主要是民法,后者为经济法 的生老病死,为企业发展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后备力量。其次,劳动力市场是重要的要素市场,是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劳动力市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3.html -
了解详情
建立的民法理论及立法体系,都是以法律关系这一概念作为基础而编排的:民法典之总则为法律关系的共同要素(主体、客体、法律事实以及权利义务的共同准则),分则 构成要素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民事生活中的某些人格利益(如隐私等),必然随经济生活的发展和人权意识的高涨而日显其获得民法保护之必要。为此,各国民法典顺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25.html -
了解详情
技术与私法的发展 民法典是由“概念—规则—原则”三要素组成的体系[104].如何设计民法典中的概念、规则与原则是处理民法典与私法发展关系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民法典制定中,规则 维护法的安定性的同时,难免会牺牲法的个案正义。不过,在法律适用中,力图实现三要素的平衡,实现法至善理念。事理乃为事物的性质,这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12.html -
了解详情
受法律保护”的事物来自人的“外部”时,才可能形成主体与客体的法律关系,进而使其事物成为权利的客体,人对该“外部”客体的权利才得以成立。 如前所述,我们 来处理。人格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性概念,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所以有些人格要素及其组合虽然并未在民法上明文规定为权利,但法官仍然可以依据民法相关原则甚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71.html -
了解详情
向二元资本(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论演进。进人知识经济时代,二元资本论也日见其局限性。“在知识经济中,企业本质上是要素资本所有者缔结的复杂合约,企业的 进行规制,充分利用其优点,限制其可能发生的风险准备了条件。 三、工业产权出资方在法律上的承诺 为了维护接受工业产权投资的企业和其他股东或合伙人的合法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18.html -
了解详情
关心的问题是:被分配者(众人)与分配标的(共同资源)之间的公共法律关系,应该适用何种分配标准,才能恰如其分地做出合乎“比例平等”(proportionalequality)原则的 莱默:《理念与公正》,第87页。[84][英]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0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5.html -
了解详情
为目的,违反被害人意志,将他人占有下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人占有。抢劫罪构成要件只是在盗窃罪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使用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暴力、胁迫因素,并不 抢劫罪的实例分析兼论类行为的犯罪转化问题,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3期,第41页。 [31] 参见张明楷: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的关系,载《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7.html -
了解详情
.采纳人格尊严说,有利于确定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构成要件行为。作为客观构成要件要素讨论的行为必须具有实行行为的性质,(37)正确认定构成要件行为对既遂、共犯 与参考文献】 ⑴关于犯罪客体的内涵,存在社会关系说、对象说、利益说、法律秩序说、法律关系破坏性说等;关于犯罪客体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存在不要说和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230.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诉讼去赢得较低的裁判上的利益。”[10]程序效益包括两个基本要素:经济成本与经济收益。经济成本是指程序主体在实施诉讼行为的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 应允许财产纠纷当事人合意选择管辖法院。 第二,扩展协议管辖的法院范围。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只能在法定的范围内行使,超出范围即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6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