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取证行为都存在非法操作的可能性。法院工作人员在依职权或者依申请调查收集证据时,有可能采取违法拘禁、违法搜查、违法扣押、违法截取通讯信息 [34]参见前注 [15],David H.Taylor文。 [35]参见李浩: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法学评论》2002年第6期。 [36]参见韩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2.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当事人进行质证,从而避免法官参与质证的尴尬局面。其次是区分举证指导和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一些当事人欠缺法律知识和诉讼经验,法官可以对当事人进行 有权查阅而当事人不能查阅这一客观原因而不能取的证据,并向法院提出明确申请的,法院才能调查取证,不能对此作扩大解释。 【作者简介】范爱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44.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有异议时,往往出现合议庭自己审自己的干尴尬局面,特别是在当事人怀疑人民法院调查证据的手段是否合法而需要法官解释时,只能由合议庭进行解释,形成了当事人与合议庭( 程序来开展该项工作。这要分两种情况,一是法院依当事人和其诉讼代理人的申请而进行查证。《规定》第十七条列举的三种情形,当事人和其诉讼代理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56.html -
了解详情
和手段。有责任而无相应的权利和手段,责任势难完成。当事人既无调查证据之手段,必依赖法院调查证据。法院为保证案件之质量,亦不得不依职权调查证据 办法,代表基层政府进行复核,取得与人民政府处理决定书同等的效力。基层人民政府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按《民间纠纷处理办法》规定予以执行。大胆提出以上设想,期望能引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82.html -
了解详情
三)影响案件定性的准确性 按照《律师法》规定,受委托律师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也可以自行调查取证,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 机关职务犯罪侦查的重要法定手段。 2.建立作证制度。针对职务犯罪侦查中言词证据地位突出的特点和证人的重要性,增设强制证人作证制度,同时规定证人补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19.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即将书证提出一般化、设定书证提出义务的范围、设置书证提出命令的申请和审查程序等。 一、我国民事书证收集的立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诉讼 作为定案的依据。不难看出,这一阶段我国民事书证收集坚持以法官依职权收集调查证据为主,当事人举证为辅的原则,这显然与现代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主义发展取向相违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05.html -
了解详情
都不愿出具;第三,当当事人向有关单位或团体调查证据时,有些单位或团体或者只同意律师调查证据,拒绝当事人调查,或者不管律师还是当事人,一律以内部有规定只 当事人为主导的世界潮流。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第一种情况下,也要通过当事人申请法院命令或者裁定的方式米操作,法院所为仅限于依强制力给当事人提供取证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27.html -
了解详情
大的“自律”和“公正”如果没有一个客观固定的制度加以限制,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妨碍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有效行使,并进而影响被告一方行使防御权的有效性。在实践中, 权。具体内容包括:辩护律师在依法调查取证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配合,对无故拒不提供证据的单位和个人,辩护律师有权申请司法机关对其采取强制措施迫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2.html -
了解详情
“诉辩式”的审判模式转变。取代的审判模式重在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淡化人民法院收集证据职能。该审判模式严格规定了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或人民法院认为审理 申请后,没有得到准许的。 4、是当事人因客观原因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人民法院收集的证据不全面的、不客观的。 简言而之,就是人民法院不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8.html -
了解详情
时所无法预测的话,则具有崭新性,可以作为新证据提出。一般而言,当事人申请调查证据,应当同时说明所申请调查的证据将对案件起什么样的证明作用。而法官也 “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因此这种赞同就只能体现在“判断是否有确凿的应当宣告无罪的证据,应当适用‘疑罪从无’原则”。日本的判例指出,(1)刑诉法第435条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