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刑罚目的是预防犯罪,包括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同样,司法机关定罪量刑的目的也是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一方面,如果某种行为没有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必要 乙、丙等人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就可能使被告人与一般人误认为醉酒后致人轻伤的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酒后毁坏他人财物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3375.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不逮捕也不意味着宣告犯罪嫌疑人无罪。2、严重影响司法公正才是鉴定意见排除的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十五条规定: 未来成长实际,依法公正判处。五、启示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在量刑上还存在缺陷,一次直接殴打致轻伤,这是故意伤害罪,三年以下。持续不断的虐待致轻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1442.html -
了解详情
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条第(三)项的起点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为进一步规范刑罚裁量权,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1.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1)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9807.html -
了解详情
18周岁不能成为不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只能构成法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一个量刑情节。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 功能以及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损害的伤害。 是否构成轻伤或者重伤,要由相应的司法鉴定机构或者部门,依据相关的标准来进行鉴定,如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176.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学部分的主编之一。 【注释】 [1]参见张国轩:《抢劫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2][德]Karl Larenz:《法学方法论》 斐阁2010年版,第194页。 [19]甚至还有可能将乙先前的暴力致人轻伤的行为,另评价为故意伤害罪,对故意伤害罪与事后抢劫实行并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693.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难以成立故意杀人罪。[12] 综上,理论界提出区分遗弃罪与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标准主要有:(1)是否有杀人的故意(包括未必的故意、间接故意),或者说 的法定最高刑可以达到十五年有期徒刑,这与认定为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实际的量刑评价相当。[31]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刑法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301.html -
了解详情
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至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恶劣社会影响的;(3)导致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敲诈勒索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22.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认定。 在判定实行犯的行为是否属于共同犯罪行为时,必然涉及共同犯罪的认定标准问题。对此,刑法理论界历来有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之争。犯罪共同说认为 。只要实行犯的行为属于约定的犯罪,只要犯罪结果在约定的故意范围的最低限(如轻伤)与最高限(如死亡)之间,则仍然属于共同犯罪行为。至于对象的多寡、结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5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表现出来时才会加以惩罚。表征人身危险性的事前事后的举动,通常只在裁判量刑中酌情加以考虑。 从处罚根据来看,危险驾驶罪明显属于危险犯,而且是抽象的 的主观心态或故意都只是针对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言的少。(41) 因此,危险故意标准和结果加重犯理论看似自圆其说,实则不合逻辑。对抽象危险的故意与具体危险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444.html -
了解详情
暴力手段之内的。笔者认为,为了限制抢劫案件适用死刑,需要提高暴力手段的上限标准,将故意杀人涵盖其中,即行为人出于杀人的故意,对被害人身体的重要部位实施 等等。对此,有的学者指出,长期以来,国家垄断刑罚权(自诉案件除外),定罪量刑只狭隘地从国家利益出发,难以顾及被害人的感受与要求。抢劫罪属于有具体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6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