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它可以增加了公司的制衡和监督力量, 防止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独裁和专断。 三、西方国家公司治理中贯彻经济民主的实践 中没有影响力的问题, 使职工参与制度流于形式。在监事会方面, 公司法公司监事会成员中应当有1/3 以上的职工代表, 具体比例由章程确定, 实践中绝大部分公司均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93.html -
了解详情
经营状况并就此备案公示,这是国家管理企业并维持企业经营秩序的必要手段,多数国家的企业法律皆有类似的制度。企业若是以虚假手段通过年检或者干脆不参加 未开始进行营业或者歇业1年以上时;③因董事或者执行公司业务的股东违反法令或者章程作出不可容许公司存续的行为时”13.类似情形,在中国显然也只是以吊销营业执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52.html -
了解详情
、收益分配与激励机制、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企业战略发展决策管理系统、企业文化和一切与企业高层管理控制有关的其他制度。公司治理的着眼点是在 使经理对公司拥有较大的管理权和控制权。当然,经理权力的大小直接来源于公司章程的规定,取决于股东或董事会的放权程度。一般来说,经理是公司决策的实行者,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49.html -
了解详情
。有限合伙的成立应该有严格的程序[10],以区别与普通合伙,应该有类似公司章程那样的成立文件-有限合伙证书,并且公示。根据有限合伙证书中的规定确立权利 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法规政策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6。[4]谢商华,《风险投资亟待企业法律制度创新》,《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11。[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94.html -
了解详情
经营范围内,将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以下弊端:其一,不利于企业法人自身的发展和获利目的的实现。企业法人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或许对其自身长期发展具有其合理性,但 是必要且不可缺少的。其一,法人的经营范围是国家对营利法人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以此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生产力布局的最优化;其二,经营范围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40.html -
了解详情
是鼓励经营者长期留任而滥用其经营权;如加以适当管理,则可能成为挽救现代公司制度之利器。的确,在现代企业所有与经营普遍分离的原则下,委托书是必然 代理。该做法因噎废食,过于简单而偏激, 目前仅有田纳西州公司法规定:公司可以章程或内部规则禁止或限制出席股东会代理权的委托。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州绝对禁止委托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33.html -
了解详情
其附属企业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的人员;(6)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7)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人员。”应该说,在我国构建独立董事制度的初期 委员会”的监控机制,由股东大会和工会机构选举产生监督委员会与有监督委员会公开招聘的管理委员会共同履行监督职能;三是日本“监察人”的监控机制,由单设的监察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27.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出于对相对关系人保护,法律也可以设定其他相应制度来对其经营行为进行规范,何必要求变更登记为“仅供清理本企业债权债务使用”这一“经营范围”而让这个公司继续 (亦即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则取决于法律的规定、公司章程的规定以及工商管理部门的核准范围。也就是说,具有法人资格后即取得了相应的权利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36.html -
了解详情
一面是岿然不动的劳动关系, 另一面是因身份而变化着的股东公司关系、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关系和董事、监事公司关系。为进一步厘清其法律意蕴和法律效果 , 实因劳动者在团体中角色出现了交叠, 从接受企业管理转变到参与企业管理, 员工、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多重角色导致的角色冲突不可避免。故而, 我们首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6078.html -
了解详情
一面是岿然不动的劳动关系, 另一面是因身份而变化着的股东公司关系、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关系和董事、监事公司关系。为进一步厘清其法律意蕴和法律效果 , 实因劳动者在团体中角色出现了交叠, 从接受企业管理转变到参与企业管理, 员工、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多重角色导致的角色冲突不可避免。故而, 我们首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25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