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需提前通知的解除劳动合同情形中,劳动者因自身的严重过错而不能获得经济补偿金,这也是对用人单位的权益保障。 另外,因企业经营不善等经济性原因导致经济性 八条第二款规定了用人单位存在严重违法行为时,用人单位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这可以称为即时解除,为了与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相区别,笔者把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684.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人厂押金”或“风险金”,对擅自收取抵押金的,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企业立即退还职工本人。用人单位不能以解除劳动关系等为由强制职工缴纳风险抵押金及要求职 损失。即用人单位既得利益的损失。(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此外,根据劳动部的有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614.html -
了解详情
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应对策略】1、招用劳动者时,要求其提供与前单位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保留原件。如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其原 ,来决定符合企业利益的试用期。3、慎重决定试用期内是否提供专项费用培训,为避免风险,提供专项培训前可提前终止试用期。 六、新法下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方式选择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616.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严重后果。第二,行为人在被提起公诉前支付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第三,行为人依法承担了相应的赔偿责任。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一是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581.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严重后果。第二,行为人在被提起公诉前支付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第三,行为人依法承担了相应的赔偿责任。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一是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570.html -
了解详情
是:解除权人有损失的,可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可以约定该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合同法》第114条)。 四、合同的争议解决条款: 主要涉及仲裁条款的效力 此外,应当注意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否与劳动法的规定相符。 合同审查是一项对审查者的要求较为全面的工作,不但要有扎实的法律基础,还要熟悉企业管理、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988.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的稳定。[9]很多公司特别是民营企业通过出售资产使公司成为空壳,然后拍拍屁股走人,逃避了拖欠的工资及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保护公司资产收购中雇员的劳动 消极性的惩罚,而非积极性的保障;是一种事后的救济,而不是事前的预防。雇员只能得到经济补偿或赔偿,但是无法保有原来的劳动条件。我国劳动法应该对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16.html -
了解详情
周期期满时结算。 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与劳动者办妥手续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 八、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 工资,但法律、法规规定的或者劳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十八、用人单位破产,其欠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华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490.html -
了解详情
政策的实施,企业裁员、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及下岗、内退、放长假、买断工龄等新型劳动关系问题大量出现也就显得极其平常,由此带来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问题也会 仍然尚待加紧进行,以更适应社会发展现状。 (二)完善法院工作,为劳动者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1、加强劳动者权益司法保护力度。在审判环节认真落实司法为民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62.html -
了解详情
非劳动争议为由裁定驳回。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事实劳动关系,支付其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等共计207441元。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经审理认为,佟某与原单位 劳动权利义务。现章珏与该公司就解除劳务协议涉及的赔偿争议,属一般民事案件处理的范围,不适用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法院确认双方劳务协议从2008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4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