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监事会和执行机构(经理层)四部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共同组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自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 就必须要克服企业改制过程中和改制后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衡的现象,建立和完善权力分立、相互制衡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82.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时;(二)股东会决议解散;(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根据该条,股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法院提出解散公司的请求。 对于外商投资企业而言, 经营,或者合营企业未达到其经营目的,同时又无发展前途,则股东可以要求解散公司。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1月6日发布的《关于审理中外合资经营合同纠纷案件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99.html -
了解详情
还可以通过减资时保护程序、合并及分立时行使权利等方式实现对资本的监督。 (三)我国银行债权人通过贷款合同约定参与公司治理 一个贷款人减少风险可以采用的 在特定情况下银行列席董事会的权利,要求企业按照公司法规定完善治理结构,在公司即将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将控制权及时转交到债权人手中等等。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35.html -
了解详情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修改了2002年9月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07年9月7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中国证监会报送国务院 副教授。 【注释】 [1]该《条例》确立了禁止利用上市公司的收购、重大资产重组、合并及分立活动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2]本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75.html -
了解详情
情形,即在子公司非主动取得母公司股权时应当是允许。参酌各国立法,在子公司与其他公司合并、从其他公司分立出来而受让母公司的股权、受让其他公司 。 在子公司违反规定而取得母公司股票时,应当允许母公司的股东为了子公司的利益对子公司的董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提起派生诉讼,因为此时由于子公司对母公司股票无表决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59.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没有必要继续启动,可以依据公司法第二十条的法理精神,确定由清算义务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10] 笔者认为,清算义务人首先是基于其不履行清算义务 义务人责任纠纷。虽然有观点认为此类纠纷包含债权人与公司之间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及股东清算义务责任纠纷,应分立主、从案由,但笔者认为,此类案件的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26.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利润分配条件,却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或者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41]等等。公司社会责任实际上多涉及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资源法等范畴,在《公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84.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公司的股份达50%的比例时,被控股公司不得持有该公司的股份,即使因各种合法原因(如公司的分立、合并等)而暂时持有,也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处理 相互持股进行适当限制,而且要结合证券法、反垄断法以及会计法等部门法律,构建系统的公司间相互持股制度规范。 【作者简介】 左传卫,广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372.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预期利润成为可能,减少了其投资经营风险,提高了股东作为投资人的积极性,使得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得以扩大,实现法人制度的社会经济价值目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过程中,在资不抵债或为逃避债务,将公司的优质资产通过重组、分立、设立子公司等方式成立新公司,而将债务留在原公司,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3)人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53.html -
了解详情
在质押期间消灭后,质权人仍可就该股权的物上代位物(如公司合并与分立时反对股东依《公司法》第75条第1款第2项获得的退 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4]还有人建议在相关协议内规定质权人参与目标公司的董事会,如作为观察员列席董事会或可独立发起召开临时董事会。//minghonglee.fyfz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