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务要之举。 3.未成年人在犯罪中对犯罪的脱离 犯罪中脱离的情况主要指犯罪中止,包括预备中止和实行中止,即未成年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停止自己的行为并 ,但并不绝对地就可以适用恢复性司法,原因有二:其一,刑事事实是三元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关系犯罪人、被害人、刑事环境三方,是三者的互动[19]。因此,缺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73.html -
了解详情
;犯有此类罪行者均应负个人责任;凡参与拟定或执行旨在犯有此类罪行之一的共同计划或密谋的领导者、组织者、发起者和同谋者,他们对为执行此类计划而犯罪的 中止犯减免刑事责任有助于鼓励行为人放弃实施罪行,因此,《罗马规约》将个人实施国际犯罪中止的情形设置在未遂情形之后,规定不受处罚。 综上所述,《罗马规约》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64.html -
了解详情
[11]之所以应当以行为责任作为刑罚配置的首要根据,不仅是因为刑罚的本质首先在于对犯罪的报应,故以行为责任作为刑罚配置的首要根据,直接体现刑罚的公正性; 行为人在多次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均属于辅助性(如从犯、胁从犯等),则一般不宜认定行为人存在高度的主观恶性。[32] ④是否存在犯罪中止以及犯罪中止在多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9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未遂是在实行阶段或实行之后发生的行为状态,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预备阶段,实行阶段或实行之后危害结果发生之前发生的行为状态[10](第7 页)。 合理内核。共犯独立犯说是资产阶级发展到帝国主义时期产生的,是适应社会矛盾激化,共同犯罪现象增多,资产阶级需要加强刑事镇压的产物。它完全否定共犯与正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696.html -
了解详情
正犯未遂的,共犯也未遂即所谓整体未遂说,正犯实行后自动中止的,共犯不成立中止而是未遂。这样,即便没有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教唆犯也 《刑法专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4页。 [42] 马克昌:共同犯罪理论中若干争议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5.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具体的危害结果,导致责任大小无法确定。它在处理一切共同犯罪(包括共同过失犯罪和过失共同犯罪)案件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比如两个人在飞驰的列车上 错误的判断。如前所述,假如法官实在审理纠纷后判断出案件涉嫌刑事犯罪,就此作出裁定中止民事案件的审理而移送公安机关,那么,这一处理结果体现了兼听则明的理性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32.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意见》第二条规定不应当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这些情形包括:①比较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②被告人、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③被告人系盲、聋、哑人的;④ 日起计算。 4、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后,再次开庭时间如何确定。笔者认为,中止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重新审理的案件,由于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阶段已经向被告人送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37.html -
了解详情
正犯未遂的,共犯也未遂即所谓整体未遂说,正犯实行后自动中止的,共犯不成立中止而是未遂。这样,即便没有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教唆犯也 《刑法专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4页。 [42] 马克昌:共同犯罪理论中若干争议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16.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要求其勒索行为必须实施,更不要求其目的一定实现。至于上述复合说提出的犯罪中止和共同犯罪问题,都不足以推翻我国刑法的基本理论。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犯罪既 罪所吸收,应以绑架罪定罪处罚,不再单独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第四,绑架犯罪引起被害人自杀的,绑架行为与被害人自杀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行为人也应对此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002.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意见》第二条规定不应当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这些情形包括:①比较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②被告人、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③被告人系盲、聋、哑人的;④ 日起计算。 4、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后,再次开庭时间如何确定。笔者认为,中止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重新审理的案件,由于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阶段已经向被告人送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