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判适用法律存在错误,但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二审法院遂作出判决:纠正原判适用法律错误,维持原判量刑部分。 【各方观点】 本案中,被告人陈某实施的两 目的的认定主要靠推定,故2009年12月16日两高《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改变了以前关于四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9.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具有现代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特性。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死刑案件在经过一审审理后被告人不上诉、检察机关不抗诉或者经过二审审理后,均 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办理。 4.通过抗诉、提出重新复核意见对判决、裁定进行监督。对省级检察机关提出维持原判的书面审查意见,高级人民法院不予采纳而改判的,省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27.html -
了解详情
。[10]为了保证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制定的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非常强调查明案件事实真相,证明标准正式确立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三)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63.html -
了解详情
请示汇报,其 结果自然使院长、上级法院的监督流于形式;再如由于检察院对一个判决是否抗诉往往规定了严格的条件,按照司法实践中的说法,没有120%的把握, 依职权提起再审不受此限。同时,按照最高院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民事案件经再审维持原判 的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这种对申请再审时效次数的限制性规定,一是不完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904.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基本被剔出新型刑法体系,但在私法领域内,家族制度尚无法定规则加以明示。 就刑事法律一类的公法而言,无论立法原则的确立,还是刑罚标准的设置,线条均相对粗略、 诈赡养稻谷。不服1944年第一、二审判决,提起上诉。辩诉人柴朱衰根有,为柴元寿无理上诉遵式答辩,请求准予驳回上诉之诉,维持一二两审判决: 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78.html -
了解详情
终审 [③]。董伟一案,两次二审和死刑复核均合二为一,是复核程序被绕开的最好例证:第一次是2002年4月陕西高院裁定维持原判,同时核准死刑,并决 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和核准。同年《刑事诉讼法》第144条规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第145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45.html -
了解详情
下,受欺诈方既可以解除合同,要求恢复到缔约之前的状态,也可以要求维持合同的效力,同时要求相应的损害赔偿(类似案例:BGHZ 69, 53 = NJW 1977, 1536) )驳回了原告的诉讼,上告法院(三审)裁定撤销二审判决,发回重审。 2.判决意见 (1)买卖法上的瑕疵担保责任 BGH(本案的三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67.html -
了解详情
前引苏力文,第17页。 [40] 主张理性的例子,参见龙宗智:《刑事判决应加强判决理由》,载《现代法学》1999年第2期,第36页。 [41] 主张这 ,一审法院的这种说明理由是多余的,也是没有较好实践效果的。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不作充分解释论证,这倒是比较有益的。当然,这尽管可能是本文作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94.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邱兴华不服,提起上诉。12月28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邱兴华已于宣判当日执行死刑。这起案件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不仅因为 应当是被告方的当然权利,尤其是死刑案件。④公开信的执笔人法学专家何兵在二审判决前还提出,如果鉴定申请被法院在判决书中直接否决,当事人甚至失去了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72.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人,翻译或经宣誓的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的虚伪陈述作为判决的证据时。(8)作为判决基础的民事或刑事判决以及其他裁判或行政处分,根据其后的裁判或行政处分已经变更 ,而民诉法对这些提起再审的主体并没有设定时限。(二)对再审后维持原判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