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立法的价值取向应兼顾国家利益、被害人利益与被告人利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是刑事诉讼中主要的价值冲突。过去我们片面强调打击罪的需要,忽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刑事案件的认证中应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刑事案件的认证标准与证明标准的区别。刑事案件的认证与刑事案件的证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有不同的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3.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公正的条款,同时修改相应的法律规范,如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 2.重新界定检法关系。根据现行宪法的 没有绝对的把握,岂不太荒唐可笑了吗? 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可以说就是“客观真实”的典型表现,总的精神是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html -
了解详情
的影响具有质的差别,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证明程度,即证明标准相应地有很大差别。[6]通说认为,在刑事责任追究中证据必须达到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标准 第四款,纳税人是否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接受税务机关行政处罚成为能否追究逃税初犯刑事责任的先决条件,这个规定将不可避免的对税务机关与公安机关在办理逃税案件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35.html -
了解详情
防止因为被告人认罪而降低证据要求和证明标准,对本因疑罪从无的案件从轻处理,坚决防范冤假错案。 五、关于办理认罪认罚刑事案件的总体要求 15.积极稳妥 的量刑指导意见,适时完善认罪认罚案件量刑规则,细化刑罚特别是非监禁刑适用标准,提高刑罚裁量的科学性。 53.实践探索。各地区人民法院可以积极探索创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5087.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机关在调取证据方面存有懈怠心理。(二)证明标准的严格性受到破坏。证明标准是证据规则的核心问题。《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明确规定:“证据 利益,应当对各个方面加以衡量。这种处理方式维护了一审判决的权威性,严格遵守了刑事证据制度,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证据观念,即任何被告人只有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387.html -
了解详情
,初步确立了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以下简称《最高法解释》)在程序方面进一步细化,非法证据 取证合法性的证据。人民检察院认为排除非法证据后在案证据达不到法定证明标准的,可以申请撤诉。庭审中对取证合法性没有疑问,可以驳回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112.html -
了解详情
(二)尚未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签订双边引渡条约 引渡是追逃最为常见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形式。由于各国立法对引渡多规定了一些前提条件(如条约前置主义 强调各级检察机关加强对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利用。针对该程序必须要采取刑事证明标准的问题,我们建议借鉴当前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36]英国[37]等对于本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060.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提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2011年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确立了相关案件的证据规则。但有些规定缺乏理论 例的分析》,载《现代法学》2010年第2期。 ⑺同注释⑵。 ⑻李浩:《证明标准新探》,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 ⑼龙宗智:《推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605.html -
了解详情
,强调客观性是证据的本质属性,甚至否定证据的合法性,[5]奉行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尽管有学者主张合法性亦为证据的一个属性,但在客观性作为首要属性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以下。 [36]基于篇幅、笔者研究兴趣以及刑事证据与民事证据在诸多方面的差异等原因,笔者下文的分析将主要集中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554.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完全有可能是彻底推翻公诉方指控的关键。 和公诉人举证需要提出证据用以证明犯罪构成各项要素完全具备不同,辩护律师举证并不需要通过证据组织出一个完整的无罪故事 证据,则属于没有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 b、控方证据不能排除合理怀疑。 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在《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就得到表述,在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9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