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现象出现,就是夫妻间暴力引发的案件增多,受害一方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现象出现。 2、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数额高。轻伤害案件,被害人花费的医疗费并不多, 所在法院为例,2009年至2011年,共受理故意伤害案件168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126件,调解结案的113件。 北京、浙江、安徽、上海等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082.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金是最为现实的。而如果按照传统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获得赔偿金也许更加困难。很多实证研究也曾经证明过传统刑事司法程序在赔偿方面的软弱无力,这已在第一章中 被动的客体,而是主动的主体。(参见: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12.)这是被害人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990.html -
了解详情
严肃性,有观点认为,可以考虑将无法实现的民事权利(如死亡赔偿金等)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免除掉,以避免判决得不到执行的问题,维护司法裁判的严肃性。 量刑的重要依据之一。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刑事审判工作的决定》规定,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被告人积极赔偿损失,可从轻量刑,法院应尽最大努力调解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550.html -
了解详情
,似乎均无不可,不会发生太大的问题(尽管该两类诉讼在诉讼程序、举证责任、抗辩事由、赔偿范围等方面有异)。但如果涉及登记申请人和登记机构的双方过错导致 也有相关判例。前引[19]刘晓燕文中所述的行政赔偿判例,受害人即是先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追究了登记申请人的民事责任,后又单独起诉登记机构要求赔偿。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23.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承担无过错责任,发生交通事故,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除非非机动车、行人故意的,即使 民事审判的性质不符,而且势必混淆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的区别。按此说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否也混淆了民事审判与形式审判的区别而不应存在?论者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85.html -
了解详情
机制上做文章。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相关精神病人的情况下,就不得不限制启动鉴定的频率或者拒绝认定被告人为无刑事责任能力。 可见,强制医疗程序的构建已经成为制约精神病鉴定与判定的一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33.html -
了解详情
。 有关刑事和解本身,还有基础性理论问题有待研究。如刑事和解与附带民事诉讼的关系?附带民事诉讼是否会衰落?和解主持人是否包括办案人员之外的第三人,即民间机构? 并参与和解行为,这样的行为不能成为和解不成、定罪的证据,也不能作为附带民事诉讼赔偿中的自认:因为加害人的和解可能出于息事宁人的目的。 第四,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4.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是基于代表国家行为的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所负的是直接责任。国家赔偿本质上是对“国王不能为非”( the king can do no wrong)理念的纠正 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则国家不再对被害人进行补偿。此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犯罪人的赔偿范围既包括对被害人人身侵害而引起的医疗和住院费用或者丧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258.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如果尚未归案,被害人也无从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即使案件及时侦破,罪犯的赔偿能力问题也大大影响了刑事被害人请求权的实现,因为有的犯罪分子虽曾 实践看,主要是通过立法将社会保障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法制化,使它在全国范围自上而下地实施,法制化是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必由之路[13]。而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22.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之间纠纷的实质解决,已然成为自诉程序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其次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及其实践。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中国刑事诉讼制度中旨在一并解决与犯罪相关的民事 民事诉讼中也存在和解的情形,但是笔者这里的和解与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和解有所不同,因为前者不像后者限于赔偿,而包括了更多的情感性、人格化的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