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从而,损害后果和间接侵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不容否认的。另外,在责任成立因果关系层面,相当性也是不需要的。 [75] 行为不法说可以克服结果不法 的主观过错概念于19世纪进入德国,从而在民法和刑法上确立了由意志自由因素决定的统一的过错概念。 [101]最初,人们对于过失采取主观标准。不过,现在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69.html -
了解详情
的概念及立法依据 (一)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认识与客观实际情况存在不正确的认识。行为人发生这种错误时, 认为,此种情况,第一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牵连,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杀害他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人的行为,并且甲的死亡结果也确实是由他的行为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90.html -
了解详情
因逃逸致人死亡。2、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即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3、被害人受伤当场未死亡。如果被害人受伤后当场 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参考文献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具体审理交通肇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179.html -
了解详情
其道理如同化学上的原则,使蜡烛燃烧的不是光而是氧气。关于医疗事故中的过失问题,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中,曾按照刑法对过失分类, 关系标准存在差异。在英、美法系国家将因果关系的考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考察事实上的因果关系;第二阶段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在以德国法为代表的大陆法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01.html -
了解详情
不然,且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在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法官还可根据案件的具体特殊情况决定采用。 四、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不管是过错责任原则还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均 关联的理解,不必象认定刑法上因果关系那样严格,笔者对此不作进一步的论述,本人所要讨论的是径直作为确定是否承担民事责任的简便方法的因果关系,作为一种独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87.html -
了解详情
一标准的危害行为,都可拉入事实因果关系的研究范围。”[28] 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在事实因果关系的基础上,由立法者或法官根据社会一般经验和普遍承认的 因果关系》,《山东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28] 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29] 转引自张绍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84.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流产于起草阶段,就是夭折在立法过程中,始终没有一个成为法律。?新的意大利刑法典“千呼万唤”难出台,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意大利战后政局变幻莫测,始终“ 程度来确定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等理论,〔59〕在我国恐怕就更鲜为人知。?意大利是现代刑法的“故乡和摇篮”,意大利的现行刑法典“代表了当时在立法上最令人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6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都认为是犯罪。情节显然轻微并且缺乏危害结果,因而不能认为对社会有危险性的行为, 不认为犯罪”。1954年10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法律室的主持 学报》1956年第1 期上发表的梅泽浚撰写的“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及其在刑法中的运用”,法律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李光灿撰写的《论共犯》一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1.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这个问题原先是采用因果关系理论或者故意理论解决的,但罗克辛认为这是一个客观归责的问题。因此,客观归责理论与风险刑法理论并无关联,将 还是正确地揭示了法益概念之于德国刑法学的重要性,指出: 德国刑法学真正地提供了有关刑法上的损害以及刑法目的的理论:法益论(Lehre vom Rechtsgut)。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11.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这个问题原先是采用因果关系理论或者故意理论解决的,但罗克辛认为这是一个客观归责的问题。因此,客观归责理论与风险刑法理论并无关联,将 还是正确地揭示了法益概念之于德国刑法学的重要性,指出: 德国刑法学真正地提供了有关刑法上的损害以及刑法目的的理论:法益论(Lehre vom Rechtsgut)。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