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解读】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 在法学理论上,所谓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法被消灭,即 解除的情形,我国劳动法学界也一直对劳动合同终止与解除的关系存在争议,有并列说和包容说两种观点。1994年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395.html -
了解详情
,而员工本身确实有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因素。实体问题是指员工实际上不应当被解除,没有真正的理由,单位的做法没有依据)六、关于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方面的 ,劳动仲裁委或人民法院仍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94.html -
了解详情
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是对不胜任工作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和方式,以及如何确定员工是否胜任工作。我国《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 一是不存在两次不胜任工作的前提,二是没有履行提前30日通知的义务。因此,公司解除刘先生劳动合同的做法是不合法的。关于如何确定员工是否胜任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778.html -
了解详情
看法 1.对自始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提出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请求经济补偿金的问题。《劳动法》第28条规定了由用人单位提出并 事实劳动关系,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并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之规定处理。即按以下三种情况处理:①如果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90.html -
了解详情
对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没有约定的,应当自双方签字之日起 、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38.html -
了解详情
劳务合同是指法人之间、公民之间、法人与公民之间关于提供劳动服务而订立的协议。笔者认为,劳务合同:是当事人双方就一方提供活劳动给另一方服务过程中形成的 国家常以强制性法律规范来规定。如用人单位的强制性义务及合同的解除,除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条件等。劳务合同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51.html -
了解详情
单方面所确定。对于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者根本无法提出自己的意见甚至都无法了解合同的内容。劳动者的权利,只是签与不签的选择。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 两个方面,其一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行的工作纪律的规定;其二是关于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保障的规定。对此,我国的劳动法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71.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我国劳动法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分为三类: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过错性辞退、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势性解除、第二十七条规定的 社会的负担。这是一对矛盾体。但在私法关系上,若一方当事人单独作出影响他人权益的决定时,其行为权限便应当加以限制此行为不应超过其实现正当利益所需要的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17.html -
了解详情
月1日之前,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但不能取得经济补偿金。 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之前,我国《劳动法》并未就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因此劳动者在2008年1月1日以后,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14.html -
了解详情
月1日之前,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但不能取得经济补偿金。 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之前,我国《劳动法》并未就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因此劳动者在2008年1月1日以后,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3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