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死缓罪犯的减刑问题已作出明确规定。 1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死缓罪犯执行死刑、再缓期一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改机关在押死缓犯执行死刑的处理程序问题的联合批复1985年9月21日 〔85〕司发劳改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068.html -
了解详情
诸多的问题需要研究。现行司法解释所作的关于死缓犯在考验期间故意犯罪一律由中院管辖的规定是否合理,在考验期间故意犯罪一律执行死刑的规定是否具有正当性以及在 ,对于这种罪行,检察机关是没有介入的可能性的。因而问题不是出在公诉与自诉制度上,而是出在现行刑法规定死缓考验期故意犯罪就一律执行死刑的规定上。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9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作用失去信心,更可能会导致私刑的泛滥。从这个意义上讲,保留死刑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对犯罪人来说,他们将得到司法机关的公正审判,而不是受民众的私刑惩处 制度上的创立,给了犯罪分子以生存和改造的希望,绝大多数被判处死缓刑罚的罪犯,死刑考验期后,都可以被减刑,真正执行死刑的只是极少数,这一制度大大缩小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93.html -
了解详情
2000年6月6日,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白正川故意杀人罪成立,将其处以死刑立即执行。2000年7月5日白正川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但直到2003年 形成的法律瑕疵,法律程序的不健全,为司法人员超期羁押创造了条件。此外,我们再从实践层面分析超期羁押产生的原因。第一,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取证困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的监护人、案件审结前已死亡或被执行死刑的共同犯罪行为人的遗产继承人及其他依法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笔者结合司法实践,就如何确定共同犯罪案件中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被告人执行死刑后,刑事诉讼程序已结束,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前提条件不存在了。因此,对于已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是不能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22.html -
了解详情
反革命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三)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但司法解释却不加区别地规定死缓犯在考验期间故意犯罪的 ,对于这种罪行,检察机关是没有介入的可能性的。因而问题不是出在公诉与自诉制度上,而是出在现行刑法规定死缓考验期故意犯罪就一律执行死刑的规定上。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05.html -
了解详情
褫夺公权和没收财产。同时,大大减少了死刑的法条,并且减轻了执行死刑的残酷性,“死刑用绞,在狱内执行”,罪大恶极用斩。(3)吸收大陆法系 上下其手。宪法明文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第67条),而未许可任何司法机关分享此权。但是另一方面又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0.html -
了解详情
的14.6%和23.0%;并且,没有绝对死刑的规定。但是,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恶化和严重经济犯罪、严重刑事犯罪上升的态势,立法机关从1982年开始即着手补充增设死刑罪名 种死刑罪名,现行刑法也只是比修订前的刑事立法减少了几个死罪。与此相适应,司法实践中被判处和执行死刑的人数日益增多。据介绍,1998年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49.html -
了解详情
有错误时提起抗诉,还可以在罪犯执行死刑时派员临场监督,并可以提出纠正建议。由此可见,死刑复核程序是当然接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的。但是,笔者发现,在死刑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鉴于实践中复核机关对死刑案件虽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事实审与法律审,但其只进行书面审查,因此其审查的程序价值有限,不利于彻底发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56.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同时也为公安、司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惩罚犯罪提供了更科学、有效的法律武器。现在,我就执行修改后的刑诉法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 能力、正确的判断能力,同时要熟练掌握庭审的程序和规则。其中需注意的几点是:1、由过去主动纠问被告人变为以相对超脱的地位主持审判后,要注意发挥控辩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