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制度的立法建议等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规定 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制定标志着近代民法的诞生。 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没有将被害人的精神损害纳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194.html -
了解详情
有争议的案件,应当在本法中确立两高院争议人大裁决制度, 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赔偿裁判提起抗诉的案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听证会,听证代表由两院全国 精神造成巨大伤害,所以这种情形也应当给予司法赔偿,不应当排除在国家赔偿之外。 七、没有取消刑事赔偿复议前置的原则,赔偿请求人不通过复议无法到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70.html -
了解详情
因侵犯人身权犯罪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失,受害人可否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我国理论界对此问题也一直争论不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 在附带民事诉讼中也应同样适用。杨立新教授认为,凡是最高法院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范围内的民事权利受到侵害,即使是因刑事犯罪所致,受害人也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17.html -
了解详情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理解这样一个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与传统的行政赔偿诉讼当为行政诉讼的观念相左的现实域外普通法院能够未经行政诉讼确认行政行为的违法性 过错,也需要在职务行为发生之后调查取证。[45] 五、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赔偿诉讼并非司法审查体制中的行政诉讼,其在法治机理、审判方式和证据规则方面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69.html -
了解详情
(机动车一方对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造成损害)的案件中,受害人一方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在司法实践中虽然一般得到支持,但保险赔付实践中并不认可。[10] 3. 若干建议 〕20号)也采取了这一立场,没有规定对死者生前遭受的精神损害予以赔偿。 救济肯定说似乎更人性化一些,但是其所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30.html -
了解详情
定罪量刑,又要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迫使犯罪人对刑事被害人的损失作出赔偿。然而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这样的目标目前并没有能够完全转化为现实,尤其是 权力主导的刑事诉讼程序完全转变到双方主体地位完全平等的民事诉讼程序,被害人获得赔偿的难度明显加大。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执行难致使被害人权益无法实现。理论上完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78.html -
了解详情
物质补偿与精神慰藉两种属性,且补偿是手段,慰藉是目的[②]。精神损害赔偿在民法上救济方式具有多样性《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的赔礼道歉、恢复名誉 打击犯罪,刑法打击犯罪的功能无法真正实现。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可以鼓励被害人主动报案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追诉犯罪,从而符合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要求。 6、确立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81.html -
了解详情
、宽纵了对无过错方构成严重侵权和造成重大后果的第三者 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是指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但是在重婚 排除不必要的阻碍,免除后顾之忧,切实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从而真正发挥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应有功能作用。 参考文献: ① 参见陈苇著《中国婚姻家庭立法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531.html -
了解详情
受害人私了的决心,而国家赔偿法在当事人这种选择中更加失去了市场。 1.4单位赔偿的方兴未艾使国家赔偿金备受冷落 曾有媒体报道,内蒙古财政部门的国家赔偿金专用基金 义务机关主动承认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司法赔偿,由于对确认主体的设定违背了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任何人不得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08.html -
了解详情
the victim to build up proof capability. 【关键词】环境损害赔偿;强制监测;举证能力;监测体制;司法能动【英文关键词】Environmental damages;Mandatory monitoring;Proof capability;Monitoring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