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理由,笔者认为冲突法并非法律规则: 1.从法律规则的实质要件看,冲突法不符合法律规则的定义要求。所谓法律规则是指具体规定法律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 重要的理论基础在于国际私法有两种不同的调整方法,而且利用国际条约这种调整方法的作用日益上升,因此要把它包含在内。既然不存在什么直接或间接调整方法,国际私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21.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实践中每遇到疑难问题需要解释,好不容易得到解释又不能用它,司法解释还有什么实效性可言?进而,刑事司法还有多少公正性、合理性乃至威慑性可言?例如,据了解, ;但从实质意义上看,刑事责任的有无有其自身的客观实在性-至少不完全有赖于法院的判决。因而,将刑事责任的定义仅仅界定为法院依法确定行为人违反了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8.html -
了解详情
的GimbelvSignalCompanies一案,特拉华州法院结合此前判例,对重大资产出售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一公司在其非正常的营业过程(unusualcourseofbusiness)中,将全部资产或者实质性全部资产(substantiallyallofassets)出售给另一公司,导致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59.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立法实践均予以肯定。[21] 此时,如果在涉他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又不允许合同第三人行使,则涉他合同的目的完全落空,不符合当事人缔结该合同的意愿 在仲裁中引入第三人。由于对当事人地位平等、给予当事人充分陈述案情之机会这些抽象用语存在不同理解,特别是对在什么情况下第三人不参加仲裁就会影响当事人的平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46.html -
了解详情
重申侵权行为的侵害对象是权益;第2款列举了18项权益,但均称权利。权利与权益有什么区别呢? 《侵权责任法原理》一书对侵权对象作了系统的阐述: ,导致侵权行为也没有统一的界定。有学者赞成外国学者的看法:一个令人满意的关于侵权行为的定义,至今尚未找到。人们的各种尝试不过是在不同的语言表述方式上取得了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70.html -
了解详情
的名义取得和实施财产权利、人身非财产权利并承担义务、能够在法院起诉和应诉的组织,相对于我国《民法通则》的定义,具有更丰富的内涵。直接表述了法人的四个 的结果,民事主体资格是法律所赋予的资格。 其二,民事主体的确认的具体条件不同。抛开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法律的确认,是什么内在的因素使一事物具备了成为民事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64.html -
了解详情
,但难以以理服人。电磁记录和电、热、光、磁等能量不同,这些能量为物权法的客体,已无太大争议。有体物可以分为有形物和无形物,二者均受物权法调整。 货品销售法》与1982年《货物及服务供应法》第18条中,货物的定义包括除了争讼对象和金钱外的所有动产。英国1987年《消费者保护法》专门对物品进行了界定,该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360.html -
了解详情
指令性计划和票证安排,因此没有债权概念存在的基础。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也签订所谓经济合同,但这种合同的实质是计划而不是债。可见, 修正草案。*5 迄今没有将人格权单独设编的,其理论根据在于人格权的特殊本质,在于人格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差异。*6 我们有什么理由和必要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48.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权中心论。[19]所有权亦被认为是债权合同的基础,合同之典型样态的买卖合同转移的就是标的所有权。故所有权是财产法的基石和核心,全部财产法不过是围绕着 某种概括性的定义。对财产规定概括性的法律后果也是无意义的,特别是并不存在维护财产整体性的理由。[68]法国也有学者认为:物和权利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21.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不同,他们的意志之间经常发生矛盾,这样就可能发生实践或形成意志的资格问题,即人的资格问题。 人的资格的标志是什么?换句话说,怎样才 为其他问题所不及。外国思想家对人性,特别是人性的善恶问题,也多有论述。然而,迄今为止,仍然很难找到一个人性的定义。 所谓人性,顾名思义,应该人皆有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