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合并审理,用同一判决宣判。(5) 附带民事诉讼,应当交纳诉讼费。[7] 2、德国的附带诉讼。德国早期的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1994 年修订颁布 侵权行为,是否属于严格过错或无过错责任,是否涉及举证责任倒置等情形。总之,应树立民事诉讼不必然为刑事诉讼所附观念,是否以附带方式解决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45.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认诺判决)。(4)在职权探知主义诉讼程序中,当事人并不承担行为主张责任和行为证明责任(详见下文)。 解决私权纠纷的民事诉讼采用处分主义和辩论主义,即当事人 的法律评价。参见(德)罗森贝克、施瓦布、戈特瓦尔德:《德国民事诉讼法》,李大雪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页527。 [2] 参见(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05.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中立的裁判者,强调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当事人主义必然追求形式平等和程序正义,但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这 之义,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在较大程度上与归责原则相关,而归责原则的演变又与保护弱者的精神相关。在古罗马时代建立起来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6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主导,法官成为中立的裁判者,强调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当事人主义必然追求形式平等和程序正义,但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不可避免会发生 之义,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在较大程度上与归责原则相关,而归责原则的演变又与保护弱者的精神相关。在古罗马时代建立起来的举证责任分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33.html -
了解详情
模式的特点。[1]这使得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把加强当事人举证责任和对诉讼进程的主导权作为向当事人诉讼模式改革的内容。这种状况和民事诉讼法学的主流观点以对诉讼进程的 合法性的证据。同时,《规定》第五十九条对于原告在行政程序中未应被告的要求而提供的证据也作了排除规定,使得案卷封闭性原则首次对原告和被告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393.html -
了解详情
更强调实体公正而忽略程序公正和当事人的诉讼心理,传统民事案件中当事人也偏好追求客观真实。 [4] 三、国外对环境侵权民事诉讼降低证明标准的理论和实践 我国 不同主要在于依据和证明程度不同,一般认为,英美法系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实行的是盖然性占优势。盖然性就是可能性,要求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把其所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38.html -
了解详情
模式的特点。 [1]这使得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把加强当事人举证责任和对诉讼进程的主导权作为向当事人诉讼模式改革的内容。这种状况和民事诉讼法学的主流观点以对诉讼进程 合法性的证据。同时,《规定》第五十九条对于原告在行政程序中未应被告的要求而提供的证据也作了排除规定,使得案卷封闭性原则首次对原告和被告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01.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原则适用民事诉讼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由于违法性是对合法性的否定,合法性是积极事实,违法性属于消极事实。所以,拘禁机关负担证明其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被拘禁 的基本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国家的侵权法中都在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基础上对加害人的过错规定了证明责任的转换。在德国20世纪70年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73.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保全,并建立诉前证据保全程序中的调解协议制度。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民事诉讼法修正准备,也有学者拟订的证据法草案出台,这些法律的修正或制订都将涉及到民事 的一种反映。从应对实际需要和法制统一上看,不足显见。在当前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司法改革背景下,不良影响更为突显。 从证据保全启动上看,我国大陆和台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8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只在当事人决定中止时才适用。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庭外协定应看作是诉讼程序中的一种可能结局,而非调解。它之所以产生,不是出于和解理念,而主要 责任原则的目的是降低对危险品生产者进行控告的举证要求,是为了促使这样的生产者采取更严格的预防措施。它的逻辑仍然是过错责任,只是更严格。(黄宗智2007a:1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5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