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地位。2.合意性。行政合同行为的合意性区别于一般行政行为的单方性,是指行政合同的订立必须以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一方共同协商一致为前提。这一特征决定 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但我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标的是具体行政行为,而把行政事实行为排除在外。因此,今后有必要修改现行《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22.html -
了解详情
在当代,控权论又有所修正,即控制权力不能妨害行政机关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必要的行政效率。[2]第三种观点认为行政法是平衡公益和私益的 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等等。在这个意义上,法学才被称为“权利义务之学”。由此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80.html -
了解详情
强制措施、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司法等)行政程序法、行政救济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等)。对于这种体系,有的学者提出不同观点,目前还有许多争论。这些 学者面临着不少新课题。如何面对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的问题,如何对这些新问题给予合理的分析、解释与必要的回答。而这些问题中既有理论性、原理性很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85.html -
了解详情
是防恶,也惟有国家才能做出大恶来。”基于“国家是必要的恶”的理性共识,人类不得不牺牲部分效率为国家权力的运行设计出种种框架和程序,以使其合乎目的地正确、 宁等编,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64页。 [9] 胡肖华:《论预防性行政诉讼》,载〈法学评论〉,1999年第6期。 [10] 孙笑侠:《法律对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1.html -
了解详情
的,但是让其进行合理说明完全能够做到。因果关系是构成司法赔偿的必要法律要件,仅由赔偿请求人合理说明,就认定存在因果关系,有可能造成一些案件的 及相关法律规范》第28页,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 [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第65?66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61.html -
了解详情
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如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1条明确把行政相对人的财产权纳入到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财产权在此通常被理解为所有权、地上权、地役权、抵押权、质权 错误的行政决定提供了借口,结果通常是带来行政相对人重大的或完全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第四,行政赔偿规定的范围过窄。根据《国家赔偿法》第4条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79.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上,要落实宪法精神,要按照法治原则对国家权力进行必要的限制,都可以归结到合宪性审查的机构、程序、标准的制度安排上。按照现行规定,监督宪法实施、进行合宪性 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但最后被以等级管辖(应向中级法院起诉)和行政诉讼的审理范围(限于具体行政行为)为由驳回(见《新闻周刊》2001年9月1日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html -
了解详情
法制机构的法定职责作一汇总归纳:[5] 1、县级以上政府法制机构及地市级政府部门的法制机构的共同职责: 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包括: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向有关组织和人员 批准,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第六十五条第二款:办公厅、办公室设主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设副主任。第六十六条第二款:市辖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0180.html -
了解详情
间的平等。 以控权为导向的制度规范。宪法与行政法的共同任务就是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对社会控制的需要是政府产生的内在动力,而行政权力总有不断 和构建,尤其是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行政诉讼制度和宪法诉讼制度就是权利有效救济的制度设计。行政诉讼是权利的广泛性、基础性救济,宪法诉讼是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8959.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预防原则与损害担责原则 (3) 、公众参与原则共同构成了环境法的手段性原则;而协调发展原则,则属于环境法的目标性原则,其直接指引并深刻影响着包括预防 情况,即仍以损害结果发生为必要要件,且只有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法定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才可提起行政诉讼。这些限制条件不利于贯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46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