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形态的诉权依据、诉讼程序以及法律救济措施等皆有差异,应当分别构建,独立适用,不可混为一谈。股东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 。日本于1950年修改《商法典》时引进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我国台湾《公司法》也仿美日立法例规定了股东的代表诉讼。可以说,股东代表诉讼已成为广大股东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51.html -
了解详情
轻松的话题,它涉及方方面面,甚至还事关根本制度。我们的政府部门曾希冀通过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来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但这二项措施一项被“ 组织的监管应是大方向。但是,自律监管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完善的市场机制。我国目前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各个方面均很不规范,市场秩序相当混乱,根本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93.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需要认定公司设立无效只能依法理作出判断。随着我国商事主体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司设立无效制度必将成为我国公司法的立法选择。一、公司设立行为与公司设立无效(一) 实收到位,亦即公司设立程序与股东出资程序乃为相对独立的两个不同程序,故英美法系下的公司设立,相对而言较为简便快捷。依美国为例,注册设立一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368.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的认定,一是标准不甚明晰;二是适用范围过窄,仍有待完善。相对而言,我国税法对于关联企业的认定更加可资借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税收征收管理法 适用法人人格制度。第二十条第三款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制网络,是一个总括性规定。在此基础上,国内有学者主张应当对第二十条第三款作扩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364.html -
了解详情
限制的现状下,虽然在知识产权立法的领域和侵权法的领域有一些突破,我国仍然有保留准无因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为了形成比较完善的民事救济体系,除了继续对损害赔偿 中实际上也包含大陆法系“无因管理”这一术语所具有的救济理念。[11]①我们在承认无因管理作为一种债的独立类型的同时,也应承认其作为一种救济手段和救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533.html -
了解详情
人格被股东、董事等人员不法滥用而损害了公司债权人利益,违背了法人人格制度的公平正义价值的情形,其并不涉及公司的其他法律关系,不影响公司继续独立存在。 制度。纠其原因,笔者认为,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转型阶段,各项法律法规尚需要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完善,对该项制度的设立时机不成熟。其次,国有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925.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问题可以通过税收制度改革加以完善。也就是说,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尽管我国提高了小规模经营者的工商登记义务,但就其总体而言,该项制度的积极意义仍高于其 公司的人格独立性?亦即,是否可依此主张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使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对此,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大多存在较大认识分歧,司法实践中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187.html -
了解详情
类型所不同的特征和功能。我国应当建立起独立的经济诉讼,但是现阶段却存在着一系列使经济诉讼难以独立的因素,因此,我们需要从外部环境的完善和具体程序 性,即现代经济法制体现程序价值和效率,追求内在的自给自足。[15]毫无疑问,现代经济法内含着大量的程序规范,这种制度的设计为提高其运作效率,追求现代价值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101.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第二,它也使得法学理论和部门法学始终无法做到全神贯注地进行以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建设为目的的法律工程研究,研究者一方面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法律工程设计当做为法律 ,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2期;蒋大兴:《独立董事:在传统框架中行动?超越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异向思维》(上下),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00.html -
了解详情
事者的信念与理想之外,如何驱动NPO能够公正、独立、有效、客观执法,就成为台湾地区证券团体诉讼制度的最大挑战。[39] 尽管如此,在私人执法发展不足、政府执法具有 又是可行的;汤维建、陈巍:缝隙策略:我国集团诉讼制度的移植路径探析,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期,主张鉴于大陆司法能力不足,也为避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1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