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取被害人钱财的实质特征区别较为明显,司法实践中一般能准确区分绑架罪与抢劫罪。但近年来,由于犯罪分子犯罪手法的变化,且司法人员出于量刑平衡的考虑,对于 达到若干小时、若干天的程度,参照人们对控制时间的通常判断为标准即可。抢劫罪客观上通常实施得较为迅即,犯罪分子往往乘被害人不备之际实施暴力、胁迫等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063.html -
了解详情
。敲诈勒索罪的暴力与胁迫仅仅使得被害人的意志受到部分抑制、人身自由受到部分限制,抢劫罪的暴力与胁迫要求达到抑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称为纵向的原因在于两罪的 犯罪赋予不同的构成要件进行了定型,进而分化出现了盗窃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原则上应当根据不同的构成要件,以不同的罪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226.html -
了解详情
在法无明文规定可以转化为准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场合,认定准抢劫罪的成立,可能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悖。[44]的确,由于刑法第269条明文规定只能 财物,具有致人伤亡可能性的行为,才构成抢夺罪[47]。笔者认为,抢夺与抢劫罪的区分应把握两点:一是抢夺是被害人来不及抗拒,抢劫是被害人难以抗拒;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4.html -
了解详情
促进社会进步。 关键词:入户抢劫 户 范围 一、传统立法对入户抢劫的界定及不足 抢劫罪是一种严重侵犯财产权和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犯罪,历来是我国刑法打击的 危害公民财产权利的入户抢劫犯罪。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科学修改,将会增强适用抢劫罪的可操作性,维护法制的统一和权威,促进国家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04.html -
了解详情
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严重的,可以按照刑法第153条抢劫罪处罚。肯定了只要行为人着手实行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不管既遂还是未遂,也 利用快速行驶的机动车辆实施抢夺,采取的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抢夺方法,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否则无法满足严打的司法实践需要。笔者认为,飞车抢夺有别于传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60.html -
了解详情
? 对于财产犯罪能否配置死刑的问题,似乎无需多论。即便同时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抢劫罪配置死刑或可理解,[5]对于只侵害财产权的盗窃罪在极端的情况下挂有死刑 的行为侵害被害人人身权利的危险性极低,故而这样的行为也就没有必要拟制为抢劫罪。不过,携带凶器盗窃的行为毕竟反映出行为人较为严重的人身危险性,故而将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78.html -
了解详情
? 对于财产犯罪能否配置死刑的问题,似乎无需多论。即便同时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抢劫罪配置死刑或可理解,⑸对于只侵害财产权的盗窃罪在极端的情况下挂有死刑终归 的行为侵害被害人人身权利的危险性极低,故而这样的行为也就没有必要拟制为抢劫罪。不过,携带凶器盗窃的行为毕竟反映出行为人较为严重的人身危险性,故而将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34.html -
了解详情
表述,而在1997年的《刑法》中,则明确将抢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确定为八种,并且未在最后辅之以其他情节严重的这样的概括性描述,这也就为 的使命,同时也应该是研究者持续关注的课题。 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①刘明祥:《论抢劫罪的加重犯》,载《法律科学》2003年第1期,第51页。 ②张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68.html -
了解详情
:3021 [9 ]李邦友. 结果加重犯刑事责任根据及其合理性问题探讨[J ]1 现代法学,2001 (1) :601 [10 ]谢彤. 关于抢劫罪既遂问题的思考[J ]1 政法论丛,2003(6) :17. [11 ]马克昌. 马克昌文集[ M ]1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3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73.html -
了解详情
的财物。日本法院判决认定,后行为人不是承担盗窃罪共同正犯的责任,也不是抢劫罪共犯的责任,而是抢劫杀人罪的帮助犯责任(日本大判昭和131118刑集17卷 被捆住,还是因受伤而失去反抗能力,还是已经死亡,后行为人由于没有继续实施抢劫罪所必不可少的暴力、胁迫行为,即便认识并利用了先行为人所造成的被害人被抑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