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法的制订中我们也吸取了一些古今中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比如故意、过失的规定,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规定,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的规定,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刑法分则主要按 ,对犯了法的人依法判了他的罪,给他以应得的惩处,这对于他是不是教育呢?是教育,这就是教育他下次再不要犯,你现在犯了法要负这个责任;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47.html -
了解详情
除了明确规定三项基本原则外,还进一步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原则;强化对公民正当防卫权利的保护;设置了较为齐全的有关侵犯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劳动 责任,可是在列举的犯罪中没有绑架罪,引起了司法实践中的某些困惑,这是不是一个疏漏?又如,1979年《刑法》第77条规定,曾被公、检、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301.html -
了解详情
教会的刑法学家,他们提出了一系列为宗教法庭的刑事审判服务的关于犯罪构成、因果关系、正当防卫等问题的刑法学说 ,但与具有相当现代性的私法理论研究相比,刑法研究的热闹情景 由于严重的挑衅激怒、巨大的恐惧或迫切的需要所造成的罪行,以及由于不知道某事是不是严重罪行而犯下的罪等等,则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从宽处理而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91.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在干部中也有不少法盲,在当前条件下,要求人们都明知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违法犯罪,并将明知违法作为故意的组成因素,从而将法盲排除于故意犯罪之外 当结果。只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确属防卫,而且没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了解有关正当防卫限度的充分知识,就应当认为其错误认识阻却故意的成立。? 2?在法定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1.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法则将同态复仇规则适用于在英国法中定性为过失杀人的案件,它未能承认正当防卫抗辩的有效性,纯粹的意外事故致死人命,本可以支付少量赔偿金的方法解决,也要承担刑事 ,如今连那苏俄师傅也投到西方门下去了,可痴情迷离的学生却仍是欲罢不能。这是不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作怪呢? 回顾这一百多年来的思想历程,不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57.html -
了解详情
一下金岳霖先生的因果理论。 金岳霖先生的一段话值得我们回味: 我们底问题只是因果关系是不是必然的。休谟在他底知识论碰着了这一问题。他费了一百多页底讨论,找 被视为间接正犯。如甲拟杀丙,知道乙随身带枪,便唆使丙用刀砍乙,乙在正当防卫时用枪杀了丙。在此例中乙的行为因缺乏明知方面的心素,不以犯罪行为对待,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25.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讯问面对谎言,也会传达出一定的信息。因此讯问人员如若不泄露案情,先入为主,进行引诱供而发出是不是这样的讯问,结合其它证据下讯问最能在内心确定或排除一 德案中,在审判前,疑犯向律师提出在庭审中必须陈述看到死者有枪,辨称正当防卫,否则他就是死定了。可是律师警告疑犯,如果他坚持这么在法庭陈述作证的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70.html -
了解详情
哑,或者是盲人的(《刑法》第22条); (3)犯罪嫌疑人因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过当而犯罪的(《刑法》第20条、第21条) (4)为犯罪准备 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后,发现没有犯罪事实发生或案件中的犯罪行为不是犯罪嫌疑人所为的,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78.html -
了解详情
而非形式上来探讨行为的罪与非罪问题的。以往人们容易误解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行为之所以不是犯罪,并不是因为其不符合犯罪构成,而是其从根本上 ,客观归责性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禁止的危险 客观归咎理论的基础是禁止的危险。{26}(P5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结构的复杂化,危险可谓越来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896.html -
了解详情
如未满18周岁、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的、中止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死刑执行方式情节。这些执行方式情节包括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 情节,包括酌定从宽情节和酌定从严情节。由于刑法未对酌定情节进行规定,那么是不是法官就可以任意认定酌定情节呢?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法官就可以通过操纵酌定情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