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的归属往往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将以一起历经一审、二审、再审的房屋所有权确认纠纷案件为例进行分析,得出不动产登记的推定力并非终局、不可推翻的,其 (2012)浙民提字第82号民事判决书。 [5]参见奚晓明:《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116页。 [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552.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十八条本规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相关法律文书是指人民法院在该案件诉讼过程中作出的全部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调解书等法律文书。 第二十九条当事人申请 监督申请决定书》发送当事人。 第四节出庭 第九十四条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第九十五条受理抗诉的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695.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允许第三人作为再审申请主体,第三人权利的救济就可以实现了。[8]最高人民法院2008年关于再审的司法解释中也在一定条件下对 起诉;④保全和先予执行;⑤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⑥中止或者终结诉讼;⑦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⑧中止或者终结执行;⑨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⑩不予执行公证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330.html -
了解详情
保证实体上不发生错误就足够了呢?应当公开审判的案件未公开审理的,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仅仅是可以决定再审吗? 让我们来看一看宪法中的规定,中国 成熟时可附于判决书的判决理由部分中,一并公开。 5、实行有选择性地公开判例的做法 现阶段可由最高人民法院选取自己审理的或各地人民法院审理的典型案件,以司法公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925.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看,上诉案件与再审案件的关注点在事实与证据的认定上,对原审法官如何解读法律规范缺乏监督。虽然《刑事诉讼法》第186条也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 的处罚结果,却看不到法官的思维过程与论证思路。由于缺乏说理性,导致判决书被神秘化,其公开性、公正性特征则受到广泛质疑。说理性的不足还鼓励法官为迎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49.html -
了解详情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规定,被学者认为是确立了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 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特定物,则案外人无法通过申请再审的途径予以救济。例如在借款合同纠纷中,生效判决书只是判令被告偿还借款,判决主文中不涉及案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295.html -
了解详情
后果的规定,确实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在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一年之后,最高人民法院正式颁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该司法 ,发现法院对于辩护方反复提及的刑讯逼供问题,在每一份判决书中都没有任何记载。 [26]有关这一案件的具体情况,读者可参见文裴:刑讯逼供的惨痛代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6.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看,上诉案件与再审案件的关注点在事实与证据的认定上,对原审法官如何解读法律规范缺乏监督。虽然《刑事诉讼法》第186条也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 的处罚结果,却看不到法官的思维过程与论证思路。由于缺乏说理性,导致判决书被神秘化,其公开性、公正性特征则受到广泛质疑。说理性的不足还鼓励法官为迎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23.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违法、诉讼程序混乱等现象(注:例如:在1998年全国法院民事案件审判质量工作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民庭庭长黄松有剖析到: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比较突出, 一审判决书送达次日起十五日以后才提出上诉状或在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两年后才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等,均会因违反了该程序权利所附随的时限义务而丧失或被剥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90.html -
了解详情
公开的诉讼裁判文书很难找到,而有关信息公开中涉及到第三人权益问题的判决书更是寥寥可数,因此为了材料和论述的充分性,将两者置于同一个框架下来探讨。 本文对 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但该条对信息公开案件中的举证显然没有明确的指示。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11月公布的《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