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的民主权利的体现,是程序法治民主化的体现。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有权提起上诉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程序救济。设置权利救济程序不仅有助于实现实体正义,也有助于 《民事诉讼法》就没有规定,对于不予采纳的证据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不予采纳的理由。在国外的民事诉讼中对于重要的证据,在其证据效力、证明力方面发生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70.html -
了解详情
租金70220.79元并返还村委会厂房等租赁物。原告木业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其主要上诉理由为:一审法院关于木业公司已付租金的支付情况及支付方式的认定 的合同无效情形。例如: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02)苏民三终字第045号民事判决便持此种观点。[2] 那么,就同一问题,为什么基于同一法律条文,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97.html -
了解详情
在目前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那么,对于此类诉讼,应当由谁去行使诉权?其理由又是什么? 为解决上述难题,学者们提出了新的当事人适格理论,从而使当事人适 救济手段则是再审程序的抗诉。据此,有学者主张借鉴刑事诉讼的做法,在民事、行政诉讼中增加上诉程序的抗诉,以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效果。在笔者看来,一般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13.html -
了解详情
百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对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驳回起诉所作出的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因为民事抗诉案件若依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应允许当事人上诉,而 还会与第三人发生关系,从而形成新的社会关系。如果此时随意以毫无必要的理由提起抗诉,推翻原有的法律关系,这只能引起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再一次处于动荡状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8.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其旁征博引,如同教科书,说理透彻,不亚于一篇学术论文。反观我国 的民事判决书,对判决的理由说得不多,说得不深,说得不透,有轻描淡写之感觉。 ,不仅在事实上 剥夺了诉讼当事人对认证的异议及补证的权利,而且也给当事人的上诉、申诉带来很大的盲 目性。由此可见,改革现行的裁决文书制度已迫在眉睫。改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58.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不同。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理由没有限制,而提起再审的理由则有限制,必须有法律规定的错误才能提起再审。 二、 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对那些当事人提出申请再审,而人民法院尚未立案决定再审的案件,一般不能以此为理由而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但是,对最高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提审或者指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92.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在审判实践中,当事人提起诉讼是其真实意思 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0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51条的规定,对上诉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时,如果发现在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599.html -
了解详情
的模式,法官居中裁判,平等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诉讼双方当事人之间围绕着民事权益争议展开攻击防御。在这样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结构模式中,试图再让其他任何 的驱使,面对再审维持结果,抗诉人积极帮助申请抗诉人在上诉环节中,千方百计寻求调解。甚至对抗诉理由不成立的案件,以熟客身份不择手段缠着法官给予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378.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大体相同,都比较具体明确,也都未将提出新证据作为再审的理由。 综上所述,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再审条件的不妥规定,实有修改之必要。笔者认为,应当修正的 秩序。我在司法实践中就办理过这样一个案件。一审案件判决后,当事人不服提出上诉,同时向上级法院领导反映判决存在的问题。上级法院立即通报了该案件。于是一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50.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量刑是否适当,审判活动是否合法,抗诉理由或上诉理由是否正确、充分。同时监督、检查第一审检察院公诉工作的质量,指导第一审 白某的父母是案件当事人,与案件处理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并且其以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身份参加了本案全部开庭审判活动,因此,不应当再担任本案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