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成果也在人们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得到体现[4]。生态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体系具有重要影响,如不对其加以重视将可能导致整个文明 环境保护作用的法律规范还谈不上现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法[8]。作为道德与法律在生态文明中的暗合,环境伦理与环境法的关系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20世纪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749.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确立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体系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速度仍然远远大于环境问题解决的速度。中国社会几十年间经历 。全国海域共发生赤潮93次,较上年约增加13%,累计面积约19840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遏制。 (二)自然资源减少失衡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太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644.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并实施二十多年,已有一定的立法、执法实践。目前,当务之急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9] 2.处理好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生态的关系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措施。过度偏重于改变自然的原生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62.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的企业进行举报,对不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法》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提起诉讼等。 所有的公众参与应当有相应的 第13101号行政命令要求通过废弃物减量、资源回收及联邦绿色采购来使政府采购行为生态化,要求行政机关通过加大利用再生物质来增加和扩展这些消费品的市场,引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61.html -
了解详情
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可以依法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共同诉讼。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可以依法支持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的指导意义。而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 2、以环境法的角度审视之 我国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93.html -
了解详情
构建水权制度的基石,明确水权客体,认清其所具有的财产、物和环境的三重属性,是有效配置水资源的保障。 【英文摘要】Water, as a natural resource 而又服从生态演化规律的各种环境要素。从法律上看,各国对环境的定义虽各有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把水资源纳入其中,如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73.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例如,河流上游农民饲养畜禽产生大量粪便,为了保障下游河流的清洁,按照生态补偿理论,对上游农民修建化粪池(或其他环保处理措施)或者转产增加的成本( 影响嘉陵江的水质安全,专家估计需要一亿六千万资金治理污染)。 [6] 如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三同时制度,即环保设施必须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07.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法律的经济人人性预设不能客观反应现实中的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环境法等被称为社会法 的新兴法律部门的产生在弥补经济人预设的固有缺陷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0页。另外,可以参看陈泉生、林龙宗:《环境时代法学生态人模式初探》,载《东南学术》2009年第1期。 [29] 易骆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84.html -
了解详情
的恶化;还要保护和爱护自然,为自然生态的组织进化和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创造并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现行《环境保护法》在立法的指导思想上仍为传统 观念,旨在告诫人们顺应自然,不破坏自然历史过程,否则将遭到大自然报复。 [2]环境权作为一项人权,已经被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和国际法文件加以肯定和确认。在《东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799.html -
了解详情
其性质、内容和主体进行界定,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作为环保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只是规定了公民保护环境的义务和对污染环境的检举控告权,并没有明确公民环境 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并将对建设生态文明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赵大维,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7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