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第31条更是赋予了劳动者在三种情形下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因此,只要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 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10年以上,证明其与用人单位已有相当稳定的关系,在此前连续工作的10年期间,未出现让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情形,本身就是其能适应工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24.html -
了解详情
给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④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注意程序);⑤因欺诈 的;⑥其他。【评议】如未按法定程序用人单位告知劳动者不用来上班了的法律意义?(1)未依法律程序,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属于无效,合同继续有效;(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474.html -
了解详情
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读者诸君注意的是:草案对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关系做了限制,“在试用期中,除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外 合同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未提供合格的安全生产条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2.html -
了解详情
。该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规定:“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的法律依据,这些是法律、法规层面上目前对 和法律后果的最具体的规定。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法律规定本身的缺陷,以及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行为的随意性所带来的事物的复杂性,使得围绕试用期这一问题所产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08.html -
了解详情
所调整的主体范围。具体包括:(1)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之间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3 或者劳动者有严重过失被解雇的情形外,在劳动合同解除时用人单位都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从而解决现实中只有当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9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笔者通过对新旧劳动法进行对比,旨在凸显出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 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新《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二十一条、三十七条: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0492.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中, 且绝大多数为惩罚性违约金, 当劳动者违法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 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与否在所不问, 只要约定了违约金条款, 都要依照约定予以赔偿, 这无疑加重了 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 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这也可以看作是赔偿损失的一种形式。而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0569.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中, 且绝大多数为惩罚性违约金, 当劳动者违法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 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与否在所不问, 只要约定了违约金条款, 都要依照约定予以赔偿, 这无疑加重了 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 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这也可以看作是赔偿损失的一种形式。而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1549.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中, 且绝大多数为惩罚性违约金, 当劳动者违法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 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与否在所不问, 只要约定了违约金条款, 都要依照约定予以赔偿, 这无疑加重了 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 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这也可以看作是赔偿损失的一种形式。而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6669.html -
了解详情
培训或调岗之后员工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应将解除决定通知工会后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须提前30日通知,或支付代通金 是,招聘信息不能作为直接证据,因为发布招聘信息时双方还未建立劳动关系,不排除双方正式建立劳动关系时对招聘信息中的岗位要求作出修改。如果招聘信息与其他证据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50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