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9]。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第一,如果说滥用职权只能出于间接故意,那就意味着要对出于直接故意的滥用职权行为以其他犯罪论处,这有悖于 型的食品监管渎职罪来说,虽然行为人对于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行为本身的实施都可能出于故意的心理态度,但是,对于其结果均表现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093.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9}。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第一,如果说滥用职权只能出于间接故意,那就意味着要对出于直接故意的滥用职权行为以其他犯罪论处,这有悖于 型的食品监管渎职罪来说,虽然行为人对于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行为本身的实施都可能出于故意的心理态度,但是,对于其结果均表现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084.html -
了解详情
fault)=故意(intention)+过失(negligence);故意=明知(actual knowledge,直接故意)+基于特定事实和环境的认知(awareness of facts or circumstances,间接故意)或者称为有理由知道(have reason to know),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288.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表现,而不包括行为时的主观内容即故意或者过失。作为危害行为构成内容之一的行为对象就应该具有具体性的、由感官可以直接感知并把握的特点,即具有物质性。 承担了某一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或损害。必须说明的是,肯定危害结果的间接承受者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肯定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的承受者所承担的损失或损害之间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34.html -
了解详情
将其作为证券犯罪主体的重点,予以严惩。? (四)证券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行为人具有获取巨额非法利益的目的? 美国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 。由该标准我们可以看出,专业人员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方面,既包括直接故意,也包括间接故意,还包括过失。专业人员以其专业知识帮助或监督投资者参与证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46.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由于这些犯罪分子在作案时缺少目击证人,并故意毁损或隐藏重要的物证或书证,归案后又拒不认罪,致使案件缺乏直接证据。现实中,这些罪犯多数都受到了 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现时必须和其他证据联系在一起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就是间接证据。所谓案件主要事实,就是犯罪行为是否发生以及是谁实施了犯罪的事实。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11.html -
了解详情
,不违反国家税法根本谈不上是税收犯罪的客观行为。违反国家税法的具体内容还必须直接妨害国家税收征管活动,这是税收犯罪客观方面的质的规定性。税收犯罪的行为, 追求危害结果发生的心态的客观外在表现。因此,其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且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或过失均不能构成。 虽然税收犯罪的主观方面都表现为直接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61.html -
了解详情
对洗钱罪的构成要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对洗钱罪与其上游犯罪的关系、故意的内容和形式、明知的内容和性质、行为人的违法性意识、行为方式、行为竟合都 正表明该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这样,法律规范就排除了间接故意构成本罪的可能性,而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 2.刑法典规定行为人要具有特定的明知,即明知是毒品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36.html -
了解详情
所直接侵害或者威胁的具体的社会关系。[5](P116)因此,要准确认定某种犯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必须正确认识该种犯罪的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才会有什么样 或者放任。对结果犯而言,我们可以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上判断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但对于那些非结果犯如行为犯、举动犯而言,则不能也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56.html -
了解详情
的故意。 2、间接故意的推断。间接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较之直接故意,它在认识因素 错程度。认真审查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往往能收到意外的效果,如某检察院在审查一故意杀人案时,办案人员发现犯罪嫌疑人从千里之外来杀害被害人,他与被害人素不相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