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亲属罪、生母杀婴罪及亲属间盗窃罪等。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除了对身份犯的范围认识有宽狭之区别而外,在身份犯之理论内部无非 在我国台湾地区理论界,对于业务上之侵占罪究竟是纯正身份犯,还是不纯正身份犯,争议也非常大。台湾地区司法院1931年院字第592号与1932年院字第2353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388.html -
了解详情
,④ 并触犯了相同的罪名。在这个意义上界定连续犯有利于把连续犯和其他犯罪形态区别开来,体现连续犯的特性。所以,连续犯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其成立有严格的 数额可以累加计算。这就显现出诈骗罪在实施多次诈骗行为时如何认定犯罪数额与盗窃罪和抢夺罪都存在差异。而同为侵犯财产类犯罪,这样的差异恐怕也需要立法改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722.html -
了解详情
、罪过等等,都可以视为除刑问题。例如,刑法规定秘密窃取他人财产非法占有的,是盗窃罪。而某人偷窃他人汽车后向车主勒索财物,目的不是非法占有所窃车辆而是勒索财物, 一除刑问题,实践中一般因主体不符而对贪污罪除刑,转而以侵占罪认定。而贪污罪是死罪,侵占罪不是死罪,从而使被告未进入死罪圈。第四,只要有量刑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07.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侵占等行为,为了避免司法者因此而将贪污罪认定为盗窃罪、诈骗罪或职务侵占罪,立法才作了特别性提示。张明楷教授对此专门指出,《刑法》第29条第1 ).法学评论,2005,(3). {16}大谷实.日本刑法中的正犯与共犯的区别与中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较(J).法学评论,2002,(6). {1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44.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侵占等行为,为了避免司法者因此而将贪污罪认定为盗窃罪、诈骗罪或职务侵占罪,立法才作了特别性提示。张明楷教授对此专门指出,《刑法》第29条第1 ).法学评论,2005,(3). {16}大谷实.日本刑法中的正犯与共犯的区别与中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较(J).法学评论,2002,(6). {1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48.html -
了解详情
增多,单位实施其他经济犯罪或财产犯罪的行为完全可能出现,如单位抗税、单位诈骗、单位侵占等。如何处理这些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将是立法和司法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2. 在构成要件的设置上就不应区别对待。然而,根据规范违反说,单位成员犯罪与非单位成员犯罪,在构成要件上是有区别的。以盗窃罪为例,如果是由单位成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36.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侵占等行为,为了避免司法者因此而将贪污罪认定为盗窃罪、诈骗罪或职务侵占罪,立法才作了特别性提示。张明楷教授对此专门指出,《刑法》第29条第1 ).法学评论,2005,(3). {16}大谷实.日本刑法中的正犯与共犯的区别与中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较(J).法学评论,2002,(6). {1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38.html -
了解详情
、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这是贪污罪区别于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罪的重要特征。 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其职责 ,并将登记表交所在机关指定的受礼登记的部门。 (五)区分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的界限 侵吞、窃取、骗取是贪污罪的三种基本行为形态,这使贪污罪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886.html -
了解详情
公共安全或人身安全应另当别论外,仅以侵财为主要特征之犯罪的死刑规定,应该说与盗窃罪的死刑具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或者也可以说是由于相互之间的攀升造成的。这样的 引起足够的重视,解释学也少有涉及此问题的内容,两者的界限处于模糊状态。再如侵占罪之代为保管他人财物应作何理解,直接涉及到该罪的界限,而对此研究也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6.html -
了解详情
支付平台的行为(如洗钱、贩卖毒品等违禁品)。这两点与刑法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之外的同类型犯罪并无显著的区别,不同的只是其多发生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网络空间 人员非法占用或者使用沉淀资金的,符合刑法有关财产犯罪规定的,可以盗窃罪、诈骗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等进行处罚。(2)沉淀资金(备付金)存于专门的银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37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