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的警检机构提出撤销、解除或变更强制措施的申请。这就使公民人身自由的救济局限于行政途径,而没有司法救济途径。由于侦检机关经常自觉不自觉地联合起来, 执行机关。《刑事诉讼法》第51条规定,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这在制度上遏止了公安机关扩大适用取保候审的主动性。看守所负责审前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38.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有两年多时间,无法收集其他证据,侦监部门未批捕,公安机关于2007年3月29日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并于当年5月28日在没有其他证据的 组卷;犯罪嫌疑人是否在案以及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对于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要特别注意,要求公安机关采取具体措施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2、加强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98.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证人或者初查对象接受公安、检察机关询问时,在谈话中说出了公安、检察未发现的犯罪行为,从而紧接着被公安、检察传唤或采取强制措施的,则被告人最初接受通知 ,再由侦查人员所在单位或部门加盖公章证明侦查人员的身份。 4、被告人投案自首后取保及变更强制措施后又投案的自首的认定。 (1)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54.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力和自由。在侦查过程中,侦查机关进行的专门调查和强制措施的实施都不按照开庭听审的方式进行,而是遵循行政活动的运作方式,并且所有侦查活动都由侦查机关 ,我国的侦查权进一步集中到公安机关身上,尽量由公安机关来行使侦查权,检察机关只是在严格的条件下(需立法明确规定)保留非常少量的侦查权,同时加大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72.html -
了解详情
,这与《立法法》第八条第五项规定相违背,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削,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法律作出相应的规定。所以《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关于监视 无法开展继续侦查,就算花大力气把人重新抓回,也只限于重新监控而不能变更强制措施。基于此因,办案单位往往不愿做无用之功,到监视居住期满时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8.html -
了解详情
万元。但李某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作出裁决的公安机关在申请执行的期限内也未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因此,刘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90条的 执行裁定书的约束,作为申请人的行政机关就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申请,除非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撤回部分请求或减免执行内容的理由。 六、部分强制措施的适用问题 关于非诉行政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1.html -
了解详情
一开放性刑罚在这一领域名存实亡。又如,由于我国目前对拘役这类短期刑罚的执行由公安机关的看守所代为执行,因而不仅与未决犯同管同关,而且也缺少规范的改造 改造后纳入法律程序,途径有二:或者通过立法机关专门出台《反腐败法》,在其中对反腐败的强制措施规定中吸收现在双规的部分内容;二是修改刑事诉讼法,针对反腐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22.html -
了解详情
该案件多名犯罪嫌疑人在所在地均有“混合居住”的住所,报捕后因证据不足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变更了刑事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毁灭 事实,在立法上违反了现行《宪法》关于对公民人身自由保护的规定,直接侵犯了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关的“第三人”合法权利;在监视居住执行过程中,内部规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8.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的可操作性。这主要体现在:(1)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由于立法在此没有作明确的 应当立即作出释放犯罪嫌疑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 3、完善部门之间的协作制度。为缩短办案时间,公安司法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当建立必要的协作制度。首先,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1151.html -
了解详情
涉案财产无法找到、灭失或者与其他合法财产混合且不可分割。该条款与《财产处置意见》第19条的规定基本相同。《反有组织犯罪法》引入了替代价值没收的理念 阶段的不同可以分别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提出。对涉案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属于对物强制措施,对物强制措施必要性进行审查的制度也应当贯穿进入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0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