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 的用人单位,不存在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无义务则无责任,就不存在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了,因此,也不存在承继问题。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389.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导致劳动合同在履行完毕之前,提前终止效力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章中有关“劳动合同的解除”的规定可知,有三种情形,即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本文主要讨论劳动合同的协商解除及其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872.html -
了解详情
从本案的具体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其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合同的性质的认定上,即究竟是雇佣劳动合同还是加工承揽合同的问题。上述案例虽只是个案,但在目前中国司法 保护权利的自然延伸,任何人都不得剥夺和侵害,并非基于劳动合同或雇佣合同产生的。因此,雇佣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以及雇主和雇员有无过失,均不影响雇主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134.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续订)、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等情况作为劳动用工登记的主要内容,要求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或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当地 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将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列入劳动保障年检和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的重要内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09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法》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一条规定的是 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修改与现行有效的劳动法律法规抵触的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避免采取与现行有效的劳动法律抵触的管理手法,例如对职工罚款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6372.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由此可知劳动仲裁中断的情形有以下几种:1、 仲裁的期限应当自收到解除劳动合同书面通知之日起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期限应当如何起算问题的批复》,自2004年7月29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663.html -
了解详情
第1121条、《德国民法典》第328条、《日本民法典》第538条、《关于补充瑞士民法典的联邦法》第112条等,均有类似规定。 (二)保险法中投保人任意 ,投保人完全可以反逼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达到终止目的。又如,投保人可以欺诈、胁迫、重大误解为由,请求撤销合同。对利他合同撤销权的问题,民法学者的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629.html -
了解详情
)》答记者问问:最高人民法院曾于2010年9月公布实施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两年多之后 。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对竞业限制是否有影响,劳动者还要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吗?答: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678.html -
了解详情
具备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时间应当在连续签订二次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如二次签订的劳动合同均为二年)。根据《劳动部关于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 (劳部发【1997】106号)第五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前应当提前一个月向职工提出终止或续订劳动合同的书面意向,并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即在2011年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655.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二、法律后果不同;三、法律评价不同;四、意定性不同。由此可见事实劳动关系与合同无效之劳动关系并非同一概念,两者间不存在包容或从属关系,其为各自独立的 合同法》第44条,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关系终止。因各种原因未续订合同而继续用工的情形,据最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9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