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案件的死刑核准权。笔者认为,首先,死刑复核权下放造成部分案件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重叠。对于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的案件,如果被告人上诉或检察院抗诉, ,也对案件的事实问题进行审理。 4.明确死刑复核程序的审理期限。笔者认为,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应当明确规定:死刑复核案件(包括死刑立即执行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32.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审理。这种审理方式的阶段性特点以及审理范围的特殊要求,仅按现行三大诉讼法所规定的参照一审或二审程序加以审理,是不科学的。为此,在修正三大诉讼法 出版社、中国社会社学出版社 第173页、第225页、第295页 5、《外国刑事诉讼法》卞建林、刘玫著 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49页、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663.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在这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从立法角度对律师的执业权利作出强调。再一点就是这次《律师法》修改,部分地吸收目前《刑事诉讼法》正在研究修订过程中形成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主任):既然《刑事诉讼法》是在审判程序里规定死刑复核程序,所以死刑复核程序仍然是审判程序,尽管是不同于一审、二审程序的特殊审判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546.html -
了解详情
公权性救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意志,但民事诉讼毕竟不同于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其解决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理应有自我决定的权利 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构成了对法院的实质性约束。既然民事诉讼法尊重当事人对于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的选择权,那么也就应当尊重当事人对再审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8.html -
了解详情
,但逮捕必须依法进行,而且一旦发生错捕,应及时补救。中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逮捕的条件、程序和决定、批准逮捕的机关。国家赔偿法又规定了错捕赔偿制度,但 加强对证人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还要通过立法来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树立出庭作证是公民法定义务的观念。刑事诉讼法第48条第1款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68.html -
了解详情
的《广东省法院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庭前交换证据暂行规则》,《广东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规则(试行)》,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颁布的《加强法院调解工作的若干 需要更新的部分进行修订,是我国立法机关近年来使用较多的立法修订形式。(注:如我国《公司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产品质量法》、《海关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3.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问题,《刑法》第36条和《刑事诉讼法》第77条将其限定为“经济损失”、“物质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的司法解释中也明确规定受害人 与证据交换问题作了规定,虽然其中的某些内容还值得商榷,但其无疑为立法上完善审前准备程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3)关于管辖问题,现行《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2.html -
了解详情
了重大的改革,严格了审判期限,以保证审判的公正性。(1)原刑事诉讼法第125条规定,第一审程序的审判期限是“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宣判, 的情况或新的证据,这些新情况,新证据并未经过严格的侦查、起诉、一审、二审程序,因此,再审法院的审理结果不能适用判决直接改判,只能裁定撤销原判,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3.html -
了解详情
的。如前所述,刑事再审程序的发动与进行应当慎重而有节制,各国均在再审制度上按照“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作了相应限定:“从各国的刑事诉讼法对再审案件或 ”,限制再审的随意发动,才能有效解决这种“制度的惰性”:督促一审法院准确裁判、二审法院严格把关,并促使检察院认真履行抗诉职能,尽量把错误纠正在判决生效之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77.html -
了解详情
公权性救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意志,但民事诉讼毕竟不同于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其解决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理应有自我决定的权利 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构成了对法院的实质性约束。既然民事诉讼法尊重当事人对于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的选择权,那么也就应当尊重当事人对再审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