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生效,都不能解除,所以一听到解除,那么前提是合同已经合法有效。合法有效的合同是基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达成,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也是当事人所欲追求的,在双方 溯及力。那么怎么来判断合同是否有溯及力呢?在协议解除时,由于是双方当事人通过达成一个新的协议,将原来的合同解除,此时是否有溯及力完全看当事人的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33.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达成债权转让的协议。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转让人主体必须符合资格,即具有处分能力,是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 主债权的从属权利也一并转移,但与人身不可分离的关系除外。依附于主债权的从属权利是指包括债的担保或其他从属权利,如抵押权、定金、留置、保证等担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56.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依法持有和流通,原则上就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设定担保。确定这种权利是否值得作为债权的担保,应当取决于债权人自己的商业判断,而不应当是行政机关考虑 的受让方就转让股权达成一致,向审批机关提交双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另一个是需要企业董事会就股权转让事宜达成一致,向审批机关提交企业董事会关于投资者股权变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html -
了解详情
变化,学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对于上述学说见解,实有必要反思。本文认为,依所缔结的合同是否有效成立,将缔约上过失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合同未成立型;(2 人之拘束力,相对人蒙受不利,法律斟酌双方利益,乃令撤销权人赔偿相对人之信赖利益,以为行使撤销权之代价。本条所规定是法定担保义务,不是过失责任,也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6.html -
了解详情
”。[(4)b]第二种观点认为应根据违反义务后是否给受害人造成履行艰难(hardship)来决定哪些条款是担保条款,哪些条款是条件条款。[(5)b]由于此种 方可自由行使解除权。我们认为这样规定是不妥当的。从解除的性质来看,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以后基于一方或双方的意志使合同归于消灭,它通常是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0.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八十六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履行期限及履行方式。在 直接执行担保财产,而不需按担保协议另行起诉。但对保证人及和解协议变更履行义务主体后的新履行义务主体即第三人是否能直接裁定强制执行呢?笔者认为,既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7.html -
了解详情
异于质押,不少国家如德国、日本等已经通过判例承认了这种新的担保物权种类。[27]又如,在适用于分期付款的所有权保留场合,买受人实际占有并使用标的物,但法律上 示,实乃公示物之权利状态,即物现归何人所有,物上设有何种权利负担,是否发生权利变动,等,至于物因何而发生权利变动,如何设定权利负担,则属当事人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34.html -
了解详情
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法院仅进行形式审查。如果债务人或者抵押人对于抵押权以及被担保的债权是否存在等实体法律关系有异议,应当提起异议之诉,或者由抵押人对 在2005年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共同举办的“担保交易法律研讨会”上所介绍的。 [3]王军、刘振宇:《论完善我国抵押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15.html -
了解详情
操作性规则。法官于案件裁判中往往以是否符合物权法定原则作为判断标准。符合物权法定原则的有效,违反物权法定原则的无效。物权法定原则的意义,实际上就是排除当事人的意思 ,而仅从属于基础关系。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部分债权的让与,仅使得该部分债权脱离最高额抵押权的担保范围,最高额抵押权并不随该部分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19.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此种契约关系不仅是因为在其签订之时当事人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即使在契约签订之后、履行过程中双方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15]对此,公司的投资者 实现。这即意味着投资行为就无法得到担保法律的保护。比如在投资经营协议中(这种协议大多是为了规避企业之间不准融资的强制性的法律规定),一方承诺与另一方合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