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6月18日公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不仅第一次明确了合作开发房地产 的基础上,《解释》还规定了两种特殊情况:1.转让出让土地签订合同时转让方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但起诉前已经取得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同意转让的,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98.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的解决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关键词:合作建房;物权;合同所谓合作建房是指当事人一方以土地使用权作为出资,另一方投人实际资本并组织施工,共同建筑房屋的 建筑物所有权这一问题的解释只能是将所建房屋作为动产看待。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当建筑物作为动产看待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72.html -
了解详情
?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36]土地使用权抵押,不得违反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期限限制,但是,地上 ,许明月书,第254页。 [40]参见陈华彬:《物权法原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609页。 [41]前引10,孔祥俊主编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44.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类型的车库是在开发商必须建造法定车库之外而自行增设的,并且不得违反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不得违反建筑规划。这种类型的车库不属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 的地下空间利用权。笔者认为,我国现行法只规定了以地表为客体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尚无空间利用权(境外学说称之为“区分地上权”或者“空间权”),因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67.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权转换。这样,宪法确立了不许可土地所有权市场存在的原则。同样按照宪法的这些规定,1990年制定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1994年制定的 ,即实际发生的转移物权的行为。后一个法律行为又被称为物权契约或者物权合同。按照物权行为理论,物权契约必须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德国民法学家和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506.html -
了解详情
手续,否则应认定抵押无效;如果建筑物附着于以出让、转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之上,将该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一并设定抵押的,即使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亦 合同中的约定,将其拥有的大陆桥招商城房产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为主合同下对总府农行的抵押物,在成都市双流县房地产管理所办理了抵押登记并领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914.html -
了解详情
至第32条的规定,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人应该是土地使用权人。但是,我国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大多脱胎于行政机关(城市房地产管理部门),于是,在实践中就出现 建筑物所有权这一问题的解释只能是将所建房屋作为动产看待。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24条第2款的规定,当建筑物作为动产看待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81.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权转换。这样,宪法确立了不许可土地所有权市场存在的原则。同样按照宪法的这些规定,1990年制定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1994年制定的 ,即实际发生的转移物权的行为。后一个法律行为又被称为物权契约或者物权合同。按照物权行为理论,物权契约必须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德国民法学家和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66.html -
了解详情
但遗憾的是,在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改革轰轰烈烈进行的时候,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却鲜有作为,仍然坚持无偿、均分的行政配置方式。随着我国 市场交易的基本表现形式,通过物权变动(最常见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比如合同)能有效实现财产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43.html -
了解详情
的入宪埋下了伏笔。在深圳特区成功试验的国有土地有偿出让和土地使用权流转,在1988年很快被转化为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的宪法话语。小平同志南巡 最重要的社会财富不能成为商品,不能通过市场来合理和高效配置,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同市、同权、同价,而且这种不合理又是法律和政策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