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产生出名实相符的宪法,即“成活的宪法”,就要向它提供对其成活是恰到好处的“水土条件”。要实现宪政主义,权力持有者和权力对象双方都有 中国的研究者往往有一种过分考虑各个时期的政府的作用的向”。见其《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中译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读书前言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9.html -
了解详情
得多,而且二者并非同时产生。总体而言,中国宪法学的出现源自西方文明的东渐,而中国的宪法则起于对西方宪政制度的模仿,二者均非从我国社会、文化、传统中 、人权、自由、议会、选举等关键语词及其意义源自西方国家,也意味着人民主权、有限政府、保障人权等一系列理论逻辑结构及其论证方式也来自西方国家。第三个特征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1.html -
了解详情
的优劣顺序应该是(c)(a)(d)(b);站在政府的立场上来看,选择的优劣顺序应该是(a)(d)(c)(b)。统合 的渐进路线,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通盘筹划。鉴于这样的客观条件,我认为制定新的宪法修正案以及推行新宪政运动,有必要采取“组合最优化理论(sequencingtheory)”所提示的思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4.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和制约形式,如政党监督、社团监督等,基本被禁止了;被中共称为参政党的所谓“民主党派”,由执政党控制、向执政党领取经费,故而对执政党根本构不成任何制约; 起来,创立了一种高级形态的政体──宪政民主政体。根据欧美宪法学家的阐述,宪政民主制度主要有九项特征:第一,政府权力应由宪法加以限制;第二,实行分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31.html -
了解详情
颠覆纲纪,毁坏社稷(p.172)。但联邦党人当时要在美国缔建一个权威性的中央政府远比今天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还要困难万分,因为面对各地方共同体均坚持自己的“主权〃 的外延问题,那么问题本身就必然已经超出了宪政的范围,超出了民主的范围。正因为如此,一个成熟的宪政民主国家的宪法通常不承认有所谓“退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04.html -
了解详情
十年期间,极大地推进了法国的宪法和宪政的发展,被学术界认为是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宪政政府”。接下来想演绎的第三个问题是:美国法官真的 。二、司法谦抑司法谦抑,同义上也可以称为司法谦逊或司法谦让,完整的说法是“司法谦抑(逊、让)与敬意”,英文是humilitydeference.广义说来,司法谦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7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提出以下两方面挑战。首先,根据正当程序条款,地方政府的规定不得过分宽泛或模糊。如果地方对露宿的限制过于模糊(vague),以至普通公民无法事先知道 权利受到普遍尊重。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尤其表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中国所要追求的基本宪政目标。中国的“人权”概念可以和其它国家有差异,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36.html -
了解详情
法治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而提供了传统“德治”所不具备而现代社会又不可缺少的平等原则。[21]其次,片面依赖德治将损害法治,并最后损害德治本身。这是 建立在人格尊严及人权的价值基础之上的。宪法的其余部分,包括特定的权利规定和政府的分权结构,都是基本价值的具体延展。正如德国宪政法院明确承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86.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解释学又分为两种:一种可称为宪法注释学;一种是纯粹意义上的宪法解释学。前者通常存在于一个国家宪政发展的初始阶段,或者是在仅有宪典而 《公法评论》。[⑤]《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第1060页。[⑥]由于宪法成文主义具有的约束国家政府的禀性在一定程度上高于不成文主义宪法,这一问题近年来引发了英国宪法改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84.html -
了解详情
了所谓的“违宪审查”制度,也只是徒有虚名的表面文章,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中国宪政与法治的实际状况。因此,在实现最高意义上的宪法审查制度之前,中国还需要走完一 的合法性,反而将使社会彻底丧失对政府的信心。因此,委员会的公开、平等和自由辩论的风格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希望,未来的修宪能够建立起一个设计合理、廉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