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3、调解的法律效果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因支付拖欠劳动 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761.html -
了解详情
以立案调、送达调、答辩调、庭外调、庭审调、庭后调的六步调解,不放弃任何一个当事人可能达成调解协议的机会。审判人员还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出 业务技能的培训,司法行政机关及其下属司法所负责其行政和管理培训。 (二)实行人民调解工作督导制度。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应相互配合,抽调人员组成联合督导组,加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720.html -
了解详情
候审。 在此期间,犯罪嫌疑人罗某的姐姐罗某某以及罗某妻子与被害人已经达成调解协议,并向被害人支付了医药费6000元。但犯罪嫌疑人罗某认为只能赔1000元 最终会影响当事人达成和解呢? 二、刑事和解开始前的影响因素 刑事和解开始前的影响因素(以下简称和解前因素),是指加害人和被害人各自在犯罪发生后具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142.html -
了解详情
不公正的对待。 (二)当事人就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纠纷,一方反悔后仅以该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不提及有调解协议。根据现行2002年最高法院 审理的实际情况。在司法实务中不断探索,促进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使得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服务于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作者简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646.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夹生饭等现象进行评价的问题。4、督促落实的评价问题。达成调解协议后的具体处理情况,协议是否落实、社会关系是否恢复等方面的评价问题。5、案件回访情况 信息共享等项制度。对案件影响大、单靠检察机关一方调解难度很大、调解协议难以即时履行完毕、当事人可能反悔的案件,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采用邀请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35.html -
了解详情
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在现实的法律实践中,没有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情况下,当事人即达成调解协议,正是当事人行使自己处分权的一种表现。但是法院强令当事人 权利和申请再审权利 《民事诉讼法》第89条第3款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法释(1999)4号规定,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034.html -
了解详情
。为什么国外的诉讼代理人会主动高效的从事斡旋活动,而我国的律师千方百计的鼓动当事人打官司,挑起矛盾制造矛盾?这与我国律师收费对和解缺乏有效的激励作用不无关系。 解法》第33条第1款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75.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调解制度正是借助这些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案件,在被害人提出调解并且在司法机关主持下与犯罪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司法机关依职权提出、启动、实施刑事调解 、公正效益价值双赢。另外,还要通过设立在当事人对调解协议反悔或后一诉讼阶段对前一诉讼阶段的调解结果经审查不予确认情况下恢复诉讼程序或者不予从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70.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以拖、压等方式,对案件处理或明或暗地表露自己的结论或处理倾向后,这种调解无论在形式上是多么的自愿,实质上都被否定了。 第三,缺乏对 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设定,也可以回之以是当事人自己同意的,是尊重当事人处分权的理由,而为了达成调解协议,法官往往要打破实体法为当事人之间规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平衡,却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81.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争讼所用的时间通常比判决少,如果能够在开庭前说服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则效率更高。另一方面,调解在制作法律文书上,一部分案件只须将调解 当事人谅解让步,达成调解协议,一切困难便可迎刃而解。? 再次,调解是一种风险小的处理案件方式。判决可能引起一方当事人,甚至双方当事人不服,当事人提出上诉后。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