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犯罪嫌疑人在纪检监察等办案部门调查谈话或采取调查措施期间,如实交待办案机关掌握的线索所针对的事实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上填写到案时间和讯问结束时间,拒绝填写的,侦查人员应当在《传唤通知书》上注明。《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职务犯罪案件的传唤须经检察长批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82.html -
了解详情
)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三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 (四)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五 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第五章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零三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01.html -
了解详情
资格,成为证明的主要主体。目前在我国,主要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需要说明的是,劳改机关和监狱分别对罪犯劳改和服刑过程中发生的 过错致使刑事案件在实体上或程序上出现重大瑕疵,被认定为错案,应承担的一种职务上的主观过错责任。这里所谓的过错,依办案人员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可以区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08.html -
了解详情
,其实是正好能与行为的危害后果相抵销的。第二,对重要的程序,在诉讼法中直接规定办案人员违反规定应受到的压力。比如,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 制定执法人员、首先是法官的待遇和淘汰方面的法规则,修改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警察法,完善对法官、检察官、警察的监督、奖惩、任免等方面的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031.html -
了解详情
从以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简单的比较中我们即可清楚地看到,我国立案程序的启动(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均可立案)只需要犯罪事实发生即可,完全谈不上证明的 发挥作用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都纳入证明主体的范畴,从而得出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办案人员、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都承担证明责任的结论,并且认为刑事证明贯穿于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4.html -
了解详情
的初衷难以实现。 2、律师会见的审批程序太严,律师提出的会见申请往往被任意地拖延。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 严格规范自身的执业行为,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断提高执业水平,同时尊重办案人员,与各执法机关相互配合,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16.html -
了解详情
但有几个具体问题还需商讨:对检察院派员出庭简易程序审理提出保留意见;对于取消犯罪嫌疑人的如实回答义务应慎重;要求所有证人出庭难以做到,且成本太高,应该 ;三是被取保候审人脱保后的责任追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四是脱保之后对于办案人员的责任追究过于严厉。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应当完善诉讼制度,更新司法人员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63.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定罪的依据。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部门在审查中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 或其他组织有权拒绝,并在以后诉讼程序中要求要求排除。要想否定一项诉讼行为,最有效的莫过于其无效,而想制止办案人员的非法取证行为,最有效的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20.html -
了解详情
[1]《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81条规定:侦查监督主要发现和纠正以下违法行为:(1)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诱供的;(2)对被害人、证人以体罚 。司法错误的根源在侦查阶段实际上已经铸成,这些错误随着刑事诉讼程序的发展继续演化、积累,加之受办案人员惯性思维的影响,错误因素难以得到纠正,最终被发现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9.html -
了解详情
着合法的外衣。[3] (二)刑事诉讼法适用的证据规范疏漏 完善的证据规则对于引导司法人员调查、收集、审查、判断、认定案件事实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虽然 不枉不纵,各得其所。正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所指出的程序正义是防止冤案的根本。程序正义内化为司法人员的司法行为,使审判以公正的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