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审理,即被告人原则上享有审判公开的权利。但真正必须开庭的只限于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对于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其自身的秘密性受到了包括当事人、辩护人及理论界较为一致的批评;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专家也通过文章表达了参与死刑复核的相关建议,{12}但这一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09.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四)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开庭审理的其他案件。第二审 条规定了人民法院的审理程序。即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于被申请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12.html -
了解详情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的,由复核庭核准后,发生法律效力;如果被告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经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处死刑的,还必须交由复核庭核准。对于前者在 改判;也可以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死刑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 死刑案件实行三审终审制相对于被告人而言增加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97.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再审理由,体现事后救济的有限性 提起再审的主体有三:当事人、法院和检察院。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并没有任何变化,并保留了1991年民事诉讼法对不同 做法:人民法院只要发现案件确有错误,就可以启动再审程序;当事人申请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抗诉需要满足法律列举的若干条件。不同之处在于,此次修改,统一了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88.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案件时有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并根据工作实践,列举了四种抗诉条件的内容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形,根据错误裁判的情形,指出了 抗诉条件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做一些论述。 民事案件抗诉条件,是指人民检察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004.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法律赋予检察机关起诉权、不起诉权、抗诉权、刑事诉讼监督权等重要司法权,要求公诉人员依法行使职权,规范执法行为,不断 考评活动,逐步提高办案质量。全面推广普通话出庭,规范法庭用语。严格按照《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格式(样本)》的要求,制作规范的法律文书。坚持和完善复议复核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967.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原审人民法院的院长、二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有当事人申请,还有人民检察院抗诉。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人、任何机关都无权提起再审。这些提起再审的主体,虽然 权利更应得到尊重。但由于我国民事再审程序超职权主义模式的影响,法院和检察院在审判监督方面被赋予了相当大的权利,而当事人的诉权和处分权反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54.html -
了解详情
了自己的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被害人也可以提起自诉。这被称为公诉转自诉。刑事诉讼法 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其次,赋予被害人上诉权,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有利于弥补人民检察院抗诉工作的不足,也有利于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监督。公诉人所追求的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76.html -
了解详情
却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因为按照法律规定,法院、检察院均无须征得当事人同意即可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检察院抗诉的,法院应当再审)。而当事人启动再审程序的前提 的重构(一)建议取消部分再审启动权建议修改宪法及三大诉讼法,取消人大和人民检察院对个案的监督权,取消上级人民法院及本院院长对再审程序的启动权,将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88.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与法律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阐述,使阅读该法律文书者清晰明了。 ■民事行政抗诉书说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作为法律工作者必须用职业的方式来看待法律现象, 条文很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结果,对所要解决的个案问题说服力不强。《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三十三条至第三十七条对申诉案件具体情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