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优先民事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刑事诉讼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先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再解决其民事责任 控辩双方通过互惠的交易行为对自己的实体权利进行处分。目前美国联邦各州约有90%以上的刑事案件需要通过辩诉交易方式进行。 三、附带民事诉讼中引入协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373.html -
了解详情
视听资料的合法性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而且这场争论的范围已经超出了这一问题本身而深入到了整个民事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方面。合法性是证据的 的举证责任,这些都体现了当事人的自主权利、平等权利和处分权利,正反映了私权的属性。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调查收集证据的行为仍然是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88.html -
了解详情
审。一是法官观念没有更新。长期以来,有错必纠被视为社会主义法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民事诉讼过分强调民事裁判的严肃性、准确性,不是把司法过程视为纠纷平息的过程 权益,只能不偏不倚,做到中间,对双方当事人都要平等对待,对他的权利都要平等地保护,充分体现平等的原则。法律真实的理念,法官判案靠法庭查证属实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6.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现象是除了法律明文规定或者事物性质上当然排除适用私法原则的场合外,私法规定应该适用。基于这样的认识,他认为公法契约也当然能够存在。[4](P80) 标准主要在于: 1、允许当事人处分的行为方可基于契约处分。就诉讼契约而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处分的限度决定着当事人可契约的范围。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沈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54.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规则亦适用于证据契约{4}。 中国台湾地区沿袭大陆法之理论传统,对于证据契约的理论研究及制度建设较为重视。近年来,台湾学界从程序主体论等视角对于证据契约的 契约化、证据契约化空间。 (二)处分原则 民事诉讼贯彻处分原则的依据在于,民事诉讼的裁判对象是私法上的权利,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实现和确认私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312.html -
了解详情
是无条件服从一审判决,即使对方当事人已经提起上诉也是如此。处分原则的核心是当事人对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行为完全自主自愿,只要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对人民法院 上诉一种途径,因此不存在违背处分原则的问题。质疑该原则违背处分原则的学者,仅仅从尚未确立此原则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现有规定出发,就否认了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12.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的范围,成为在二审中贯彻处分原则的一个标志。论者据此认为贯彻这个规定造成了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失衡,进而主张尽快设立附带上诉制度。但笔者认为, 。具体来说,是指当事人一方上诉后,被上诉人在上诉期间依附于该上诉而提起的上诉,以及当一方当事人舍弃上诉或者在上诉期间没有提起上诉,当另一方当事人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95.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能够超出或替换当事人确定的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作出判决。上诉审中,对于民事公益案件则排除当事人处分主义和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的适用。再审中,对于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268页;(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08418页。 [6]正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3.html -
了解详情
抗辩的方式。换言之,调整违约金属于债务人的实体权利,此项权利之行使,必须在诉讼中采取反诉(处分原则)或者抗辩(辩论原则)的方式。 以上是法庭调整违约金的原则 民事诉讼,公司则以员工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先对员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为由进行抗辩,法庭应认定被告抗辩理由不成立,并适用合同法第49条关于表见代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897.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损害赔偿(抚慰金、慰谢金)和逸失利益赔偿两个赔偿项目。人家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判精神损害赔偿(抚慰金、慰谢金),是因为受害人已经获得一笔 、不起诉谁、先起诉谁、后起诉谁,属于当事人的处分权,法院直接选择雇主或者加害人作为被告承担赔偿责任,违反处分原则,构成法院自己违法。 问题11:侵权责任法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8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