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了罗马法“缺席一方不得上诉(contumaxnonappellat)之原则”。自近代以来,通过各国的立法实践,缺席审判形成了两种基本模式:缺席判决主义和一方辩论判决主义 。法院对于未到庭或在中途退庭的当事人已提出的答辩状和其它诉讼材料应认真审查,并充分考虑缺席一方的合法民事权益,使其不因缺席而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第五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 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159.html -
了解详情
有所滞留。 四、审查是否应当开庭 我们知道,开庭审理案件是一审诉讼的必经程序,需要花费一定的诉讼时间,而二审案件不是必须开庭审理,如果合议庭经过阅卷和 份,以资备用,从而杜绝需补交上诉状和答辩状的情况发生。 七、“庭前会议”制度影响效率问题 近年来,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行,法院系统试行了审理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70.html -
了解详情
指定后,口头辩论程序由原被告的诉讼行为而展开。一般而言,民事诉讼首次口头辩论期日的内容有二:原告陈述诉状;被告陈述答辩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1}[德]汉斯-约阿希姆穆泽拉克.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M].周翠,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12}[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90.html -
了解详情
指定后,口头辩论程序由原被告的诉讼行为而展开。一般而言,民事诉讼首次口头辩论期日的内容有二:原告陈述诉状;被告陈述答辩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1}[德]汉斯-约阿希姆穆泽拉克.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M].周翠,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2}[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6.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事实、证据及其来源在起诉书中明明白白,被告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而在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情形之下,原告很难知道被告对策及其证据,也就很难反驳被告在庭审中 当事人的庭前准备工作很不充分。这一弊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颁布实施后有所改善,但因其与民诉法有关规定相冲突,实施效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183.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事实、证据及其来源在起诉书中明明白白,被告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而在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情形之下,原告很难知道被告对策及其证据,也就很难反驳被告在庭审中 当事人的庭前准备工作很不充分。这一弊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颁布实施后有所改善,但因其与民诉法有关规定相冲突,实施效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87.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 答辩的推行。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证据规则)对民事诉讼法作了诸多突破,其中就包括规定了被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77.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包括了原告、被告和第三人,而只有被告才提交答辩状;其次,这一规定也缺乏灵活性,例如中途参加诉讼的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应当在什么时候提交呢?对此, 移送至其认为合适之法院。这种做法,遭到理论界的批评,认为这种做法剥夺了原告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也违背了民事诉讼的肇始由原告发动的原理。对异议成立时的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362.html -
了解详情
(3)、出庭。法院受理原告起诉后,应该决定开庭的地点、时间,并于开庭前3天书面通知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如果当事人或者律师因故不能按时到庭 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4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