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的意见,并在近年各次全省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研究讨论,对办理单位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数额标准等问题形成了共识。现纪要如下: 一、关于数额标准 单位 、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侵占、受贿、挪用资金行为的,依照刑法关于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509.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危害性决定了从一重处断原则的合理性,符合刑法对混合主体勾结职务犯罪从重处罚的立法价值取向,可以保证刑法的平衡要求,并且操作简便易行。第四,还有的学者 外,还要考虑各行为人的行为所触犯的罪名,考察共同犯罪人的核心角色从而确定共同犯罪的性质,再比较法定刑的轻重,进而决定是否分别定罪。第五,还有一种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41.html -
了解详情
后的处理。第240条规定将初步调查扩展适用人民检察院、军队保卫部门、走私犯罪侦查部门、监狱侦查刑事案件[2]。(P.129-131)。 陈稿在第2编 是立案前的调查活动历史演变的结果。如前所述,初查制度产生于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实践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1979年颁发的刑事诉讼法第61条关于立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910.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犯罪的特征;不通过有身份人的身份,共同犯罪不可能完成。 该说重视身份对职务犯罪的决定性作用,具有重大之进步意义,但还存在可以完善的地方。首先 修正犯罪构成之区分 众所周知,所谓身份犯就是刑法分则明文规定以特定身份作为其主体要件的犯罪。由此出发,不具有特定身份者似乎不可能构成身份犯。但是,刑法分则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302.html -
了解详情
。但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与本单位之外的其他人勾结(内外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以及在同一单位中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 基本特征。在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成为职务犯罪实行犯的情况下,共同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便利实施犯罪这一特殊行为,就将两者的行为联成了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76.html -
了解详情
一基本特征,在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成为职务犯罪实行犯的情况下,共同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便利实施犯罪这一特殊行为,就将两者的行为联成了一个 定性。这种观点曾一度在司法解释中得到采纳,如两高1985年《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明确规定,内外勾结贪污或者盗窃活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47.html -
了解详情
以贪污共犯论罪。如国家工作人员事先与非国家工作人员通谋,由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盗窃,非国家工作人员予以销赃的;国家工作人员邀约未成年非国家工作人员盗窃的 的,在这种情况下,其盗窃主要是有身份者利用职务之便完成的,其主要特征或基本特征是职务犯罪,因而应定贪污罪。4.非国家工作人员教唆国家工作人员利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6.html -
了解详情
循环定义的不足,进一步明确了构成贪污共犯所必须具备的要件——“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并列举了共同贪污的具体手段,其中便有“窃取”、“骗取”(此时共犯可 具有“职务性”特点。实际上,这些新罪的出现与狭义上的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是密切相关的。旧刑法未将公司企业经手、管理单位资金的人员挪用、侵吞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46.html -
了解详情
,只能作为量刑情节用来调节基准刑。 三 、量刑情节 《量刑指导意见》未对职务侵占罪常见的量刑情节作出规定,各地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及指导性意见,结合本地情况, 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0】49号)规定: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的职务犯罪案件时,要综合考虑历史条件,企业发展、职工就业、社会稳定等因素,注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223.html -
了解详情
。 村委会一般成员 4、村民小组长 最高院1999年6月18日《关于村民小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如何 定性的问题的批复》规定,对村民小组长利用 和村民利益造成损害,但仍希望损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四、基层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客体 1、国有财产 包括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01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