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许可行为又是补偿安置裁决的前置行为。在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性审查时,如何审查前置行为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人民法院对拆迁许可诉讼作出一审判决后,被拆迁人对前置行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对拆迁许可的合法性审查。拆迁许可行为是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15.html -
了解详情
。还有的行政机关在做出处罚前,未告知相对管理人应享有诉权或交待诉权不明确,复议、起诉时间交待不准。有些只交待陈述申辩权,不告知听证权利。四是滥用自由裁量权 登记情况等。对没有执行能力的非诉案件,建议行政机关不申请,对申请超期或拒不配合执行的,法院要敢于采取不予受理或不予执行等措施。 5.用好释明权 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051.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只要不符合以上两条件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便不属于法律规定的不予受理的“抽象行政行为”。另外,“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应作宽泛理解为宏观行政正 的,应书面通知请求人,并告知理由。被拒绝请求人不服可以向上以及检察机关复议一次。检察机关决定起诉后,并不当然导致诉讼开始。与其他诉讼一样,由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14.html -
了解详情
,没想到引起轩然大波:一些机关、媒体甚至部分人大代表予以干涉,纷纷指责当地人民法院受理此案是保护制假者,致使该案审理工作难以进行下去。记得当时有些媒体就严厉批评 )方式、步骤、顺序、期限等方面的行政程序来实施行政管理。按照现代行政法治的要求,行政管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必须依靠证据链条来支撑法律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1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许可法》就采纳了这项制度,规定行政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这项制度不仅 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据报道,内蒙古就推出了这种行政默认制度。该制度规定,投资审批代办机构接到投资审批材料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6.html -
了解详情
提高审判效率,上诉人仅就一审法院审理程序违法提起上诉的行政案件,如一审法院适用简易程序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案件等,除非二审法院发现案情复杂或者 否则当事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例如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案件,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不服行政处罚的,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但是不停止执行该处罚决定。如果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738.html -
了解详情
》第9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起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根据这一规定,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 的事实根据,如果申请所提供的证据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要求即予立案,否则,法院可以不予受理,以防止其滥用诉权。 (2)行政不作为存在与否的举证责任 行政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231.html -
了解详情
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行政相对人直接针对抽象行政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法院不予受理。在学术界,对于抽象行政行为 ,将规章以下(不含规章)的规范性文件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值得注意的是,立法机关在《行政复议法》中已将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纳入到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83.html -
了解详情
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此外,对行政补偿的救济,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也是重要的救济渠道。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问题的 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保护上具体的平等。由此,不能以特定人利益的保障为由不予补偿。合法权益受平等保护的宪法规定,要求为获得公共利益的投入由受益者公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33.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利益, 但是二者在性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解决行政争议的方法, 而这里讨论的是行政不作为的司法救济措施。我国行政权由政府行使 作用, 并不能真切可靠地解决百姓的困难。因为不予立案或者拖延立案对于行政相对人毫无意义, 并不能实质上解决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受损问题。也许法条规定的出发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53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