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过失相抵制度对处理受害人具有过错的侵权纠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什么是受害人的过错、受害人过错性质等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受害人过错 页。 [7]同[1],第79页。 [8]黄松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9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74.html -
了解详情
份责任模式,《欧洲侵权法原则》第3:103条采此模式。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采连带责任模式,三审稿第10条也继续采连带责任模式。我赞成 公园、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可见,三审稿将安全保障义务的产生原因限于场所责任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083.html -
了解详情
这无疑是违背侵权法的立法主旨的。 上述是人身利益的保护,涉至于财产利益,我国并没有像《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这样的条文明确规定财产利益的保护及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50页。 [15]参见张新宝:《侵权死亡赔偿制度研究》,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4期。 [16]江津市朱杨镇振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055.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但属于其他法律意图保护的利益;第826条也不限于权利,只要利益受到损害即可,但须以行为人故意且背于善良风俗。 [11]由此观之,德国立法区分了权利及 ,这无疑是违背侵权法的立法主旨的。 上述是人身利益的保护,涉至于财产利益,我国并没有像《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这样的条文明确规定财产利益的保护及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711.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精神的损害。对于因家庭暴力而离婚的,应分别予以人身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虐待,是指以作为或不作为的形式,对家庭成员歧视、 ,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也不应受到婚姻关系解除方式的影响。另外,《婚姻法司法解释(二)》也规定了这一点,但同时将无过错方的诉讼时效规定为协议离婚后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6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 2.对于附带民事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56.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前款规定。民法通则确立了人身损害赔偿制度,但对赔偿范围的规定是原则性的,并未仅限制于物质损害。在进行了长期的司法实践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第一条规定,自然人因生命权、健康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16.html -
了解详情
中发展起来的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或一般安全注意义务的理论。 [13]由此可知,在我国司法实务中确认安全保障义务,最初是借鉴德国法上的一般安全注意义务即交易安全 龙亮,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任职。 【注释】 [1] 陈现杰:《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精髓诠释(下)》,载王利明主编《判解研究》200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906.html -
了解详情
人身自由权。 2004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精神损害赔偿牟解释》),再次重申了对精神损害应予 《批复》却以司法权剥夺了刑事诉讼法并未剥夺的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这有违司法解释应服从于法律这一法理,也违背了法无禁止即享有这一法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98.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司法解释的颁布和实施,在中国人格权法律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但笔者认为司法 。 2001年至2002年,法律界曾为一起堪称中国大陆首例女青年贞操受损精神损害赔偿案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案最后以深圳中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