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工作人员掌管和行使,如行政处罚中的调查、控告职能与作出处罚决定的职能分离,处罚决定职能与决定执行职能(如收缴罚款)分高等。职能分离制度 制度回避制度是“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的自然正义原则(NaturalJustice)的要求。该制度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作出行政决定和实施行政行为时,如自己或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74.html -
了解详情
治理”措施,实际上是调动有关国家机关在特定时间内采取的共同行动,其中涉及到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也涉及到实施相应的行政处罚,还涉及到追究刑事责任。“专项治理”措施, 不是为了应对紧急事态而设,其应用的时间和条件,分别是在行政机关作出最终行政处理决定之前,和行政机关在日常行政管理过程中情况尚不清楚,或情况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64.html -
了解详情
分离制度。职能分离是为了加强权力制约,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滥用权力,侵犯相对人权益,而将行政机关内的某些相互联系的职能加以分离,使之分属于不同的 或不同的工作人员掌握和行使。例如,行政机关就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其调查控告职能应与作出处罚裁决的职能分离,将此两种职能分属于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67.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的例外,也只有在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前提下,行政机关才有选择权。以上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对执行主体的划分是建立在我国《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规定基础上的。 重大的违法情况,证明我国行政人员的素质还是有了相当的提高,行政处罚决定机关作出的执行决定是有相当正确率和合法性的。综合上面所有的论述,我们从法理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63.html -
了解详情
未来的发展变化,只能授权行政机关根据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决定;第二、现代社会及其复杂,行政机关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法律不能严格规定强求一致;第三、 行为的设定根据法律保留原则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从而有效杜绝了行政处罚混乱的源头,那么《立法法》则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法律保留原则作了全面完整、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5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行为不能成立。我国《行政处罚法》第41条就已经有类似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听取当事人陈述、 于宣告行为无效、撤销、以及责令进行补正。对行为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追究方式体现于行政处分和行政赔偿。 行政程序法草案 参与原则立法建议 总则部分 第1条(参与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67.html -
了解详情
职权的同时包含着为实现相对人权利的义务性规范。前者如《公务员法》 第二十二条规定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 组织”,第二 法 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 定”中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是相对于第五章第二节之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6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发生的时点分点。原告汪某及其代理人认为处罚告知行为发生在处罚决定作出行为之前,行政处罚行为程序违法。上海的一二审法院形成不同观点,最终二审法院采纳了原告的 ,是三天还是一天还是几个钟头。实践中,行政机关往往在同一天既作出处罚前的事先告知行为,又作出行政处罚行为。但在工作笔录中一般只注明当天工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2.html -
了解详情
、医疗事故鉴定,当事人不得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但在对行政机关依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医疗事故鉴定作出的行政处罚提起的行政诉讼中,或者在就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的 。只是在个别立法例上有所体现。例如,《行政处罚法》第49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09.html -
了解详情
等。公开是指劳动教养决定过程应当公开,要有当事人的参与了解,这样即可以对有关机关及其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同时也可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公开也是 ,不如索性使其退出历史舞台。再次,劳动教养系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所以,劳动教养决定权交由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