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90691页。 [15] 该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名称权、名誉权、 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18] 《解释》第5条: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9] 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58.html -
了解详情
显然无法保护婚姻关系当事人的利益。夫妻关系中有人身人格利益因素,既然民法上其他人格权利受到侵害要求损害赔偿没有导致人格商品化,那未,离婚之损害赔偿当然不会 的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 事实上,我国《宪法》和《民法通则》对于保护公民的精神权利是明文规定的。《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95.html -
了解详情
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而下这个定义之前必须明确性骚扰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本文作者认为:性骚扰侵犯的是人格尊严权而不是性自主权,虽然在法理上用一般 像物权那样奉行物权法定主义,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人身自由是法律明文保护的权利,性骚扰如果采取暴力手段如强制猥亵,自然有刑法加以惩罚。我们今天所探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06.html -
了解详情
显然无法保护婚姻关系当事人的利益。夫妻关系中有人身人格利益因素,既然民法上其他人格权利受到侵害要求损害赔偿没有导致人格商品化,那未,离婚之损害赔偿当然不会 的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 事实上,我国《宪法》和《民法通则》对于保护公民的精神权利是明文规定的。《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19.html -
了解详情
了。这一份份最少量自由的结晶形成惩罚权。 3.人权要求说 又称之为报复权利说。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40)曾经从一个人生来就有人格权的命题出发 的权利不受侵犯。这就不仅为国家行使行刑权时尊重犯罪公民的人格尊严及相关自由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也对国家行刑权作出了明确限制,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63.html -
了解详情
罪犯的特定法律身份相适应的是罪犯接受惩罚和改造所必需的行为规范和尺度,它与一般公民的权利义务内容是有区别的。因此,构成罪犯法律地位与一般公民 和谐社会的一种积极因素。[6] 犯罪是个体社会化缺陷的表现,社会化缺陷形成不健全人格,是产生犯罪心理的基础。通过对犯罪人社会化缺陷研究,针对不同犯罪人应采取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18.html -
了解详情
条又直接规定了职务侵权的责任承担: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民事责任。另外,在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 。对于行政侵权行为不处以必要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不能全面有效地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对于行政侵权行为,也不能更有效地防止。我国已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02.html -
了解详情
名誉权受损而己身名誉权亦受损,否则原告诉权于法无据。其二,当时的代表性学说认为,公民生前人格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死后仍受保护,保护的目的在于维护与死者 ,死者人格保护的依据不包括《德国基本法》第2条第1款中的人格发展自由,因为基本权利的主体仅限于生存之人,但人性尊严(《德国基本法》第1条第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48.html -
了解详情
的促进视为公共利益,那么,上述所有的规范性文件均在此一公共利益与个人信息权利保护之间作了审慎的平衡:信用相关制度对个人信息进入征信系统的范围作了 对公民道德生活(个人生活)予以总体性监控,并以在此基础之上收集的信息作为对于公民人格进行整体性评价的依据。 这是问题的真正实质。政府的施政状况和伦理操守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742.html -
了解详情
。也就是公民对于其他一切人能要求的与其他一切人对于公民可要求的程度,也就是公民间权利的自然一致与和谐。然而,卢梭的政体理论没有就此结束,后面还有一幅 部份)。就像政府没有被否定时要经过的立法程序一样,国家的状态,公共的人格从来没有任何更新,没有改换天日,一切仍然还都在主权者独占立法权威的日常状态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