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监狱、看守所、拘役所执行刑罚和监管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人民法院裁定减刑、假释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活动 ,既有办案又有监督,各种规定散见于宪法、刑法、刑诉法、监狱法、司法解释以及大量的行政法规中,不如其他办案部门业务相对集中和统一。这些特点对培养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94.html -
了解详情
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这里的确有悔改表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申明确规定四种表现,并不包含犯罪分子自觉履行财产类 及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其背后的理论支撑是刑事古典学派及刑事人类学派、刑事社会学派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是罪责刑相适应、法官自由裁量权及减刑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60.html -
了解详情
的东西,而是通过累犯、自首行为本身或者通过犯人具备了缓刑、减刑、假释的客观条件来到达主客观相统一的判断。因此,这些行刑制度仍然体现了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刑法 年3月14日两高又发布了《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以贪污论处的问题的修改补充意见》对前面的司法解释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强调挪用公款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1.html -
了解详情
上已经十分充裕,能否成立自首,关键就看被告人自己如何表现了。因此,在没有新的司法解释出台前,我们同意后一种意见。 根据刑法第67条第2款的规定, 自首者;对于已决犯,把犯罪人在行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作为适用减刑或假释的条件,而适用减刑和假释的犯罪分子,未必都是自首分子。可见,自首和悔罪、悔改并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24.html -
了解详情
废除主义者)却只能就关于谋杀罪在普通法中的定义达成一致有预谋地非法杀害其他人,这个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因为法院对这个定义进行了扩大解释。谋杀(可强制 与住处、继续服药、酒精或愤怒管理治疗有关的要求)。假释委员会现在以一种半司法的方式开展行动,申请假释的罪犯有权召开口头的听证会并接受法律援助。假释委员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80.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6、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此外,法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还 ,从解释的主体上看,显属司法解释;从解释的内容上看,许多解释又带有立法性质,如关于处分法官的权限和程序的规定。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值得商榷。根据全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40.html -
了解详情
三是人类天然的报应心理。第二者可以通过设置不得假释的长期监禁刑甚至是终身监禁来解决前半部分,通过改良司法来防止司法腐败;第三者可以从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刑罚不符合 前引胡云腾《死刑通论》书,第303页。) [8]参见陈兴良:《关于死刑的通信》,载陈兴良等主编:《死刑问题研究》(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274.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机关应当公开予以宣告和解除社区矫正,并通报原判决的人民法院。第二十一条 被裁定假释的罪犯,假释考验期满,执行机关应当公开予以宣告和解除社区矫正,并 的问题,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及司法行政机关每月应当将罪犯的底数、表现、执行情况等通报人民检察院。第二十九条 对罪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161.html -
了解详情
无期徒刑的假释门槛、新增重罪累犯不得假释的规定、延长死刑追诉权期限;增设死刑案件强制上诉制度,等等。 【关键词】死刑立法;死刑司法;死刑控制;启示 【写作年份】 之。预备犯第一项之罪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条是关于杀直系血亲尊亲属罪的规定。也就是说,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典在2005年修正前,未满18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197.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穿梭于当事人双方之间,更有效地促进和解的达成。 对辩护律师而言,在刑事和解中发挥主动性也是职责所在。和解在司法解释中已被确立为法定从轻情节(将 、定罪量刑、监管改造等各个执法环节,形成工作机制。认真研究依法正确适用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措施,减少关押数量,促进罪犯改造。 [13][加]肯特罗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8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