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劳动者自然有权根据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有权作为民事案件起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冲裁调解法》等均对此 、诉讼方式化解,只有在权利受到损害者不能自行解决的情况下,才能启动行政执法程序解决。这不但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支出,而且为了尊重私人的权利。2.成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863.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修改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未经过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民主程序的,原则上不能作为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依据。但规章制度 不合理的情形,并已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劳动者没有提出异议的,可以作为劳动仲裁和人民法院裁判的依据。 六、关于工伤认定和赔偿问题 17、劳动者在上下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655.html -
了解详情
、质证、辩论等广泛权利;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仲裁庭作出仲裁之前,应当进行调解;仲裁实行仲裁庭制或者独任仲裁制,裁决按照仲裁庭多数仲裁员的意见 多数意见时,则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因此,从劳动仲裁的内容、程序、效力看,体现了民商事仲裁的民间性、社会性,完全不同于行政裁决的主动性、单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801.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之前,适用《劳动法》第82条规定的仲裁申请期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之后,应适用该法规定的仲裁时效。 (八)关于加付赔偿金的处理问题 依据《 。用人单位在已经具备解除条件的情况下,劳动者以用人单位存在未提前30天通知等程序瑕疵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劳动部《违反和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683.html -
了解详情
最少的制度,还表现在没有具体到有关协调主体、协商的内容、协商的步骤和程序、协商协议效率的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工会以及职工,大多数情况 ,但是该法的缺陷显而易见,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是,其一,没有将劳动监察、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纳入一部法律当中,加以全盘考虑;其二,没有突出协商和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552.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后,在十五日内对集体合同签订主体资格、合同内容以及签约程序等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生效;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当事人应当对异议部分 ,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41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一种强制性态度,以赋予劳动者终身雇佣的机会为代价促使用人单位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从而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根据上述分析,在《 工资同样要受时效的限制,劳动争议必须经过仲裁前置程序先行解决,所以诉讼对于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时效也必须予以遵循。《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707.html -
了解详情
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建立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劳资双方沟通对话机制,畅通劳动者利益诉求 社会效果来看。企业与劳动者维权均得到便利,而且劳动仲裁已经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再加上调解的话,增加了维权程序和时间,这必将对劳动者不利。因此,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553.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施以制裁;二是因为原告可以提起小额债务赔偿诉讼,从而轻而易举地绕开了调解程序。 3.法院的权力因素 英美法院一般有权改变他们自己的实践规则,而 在一个强制项目中,其强制性也只是假定的强制性,因为同时具有可适用的从仲裁中撤回的机制,而且法院也乐意准许当事人提出的撤回要求。[12] (P216) 笔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02.html -
了解详情
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民间纠纷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原有人民调解的法律保障、工作范围、组织形式、调解程序、工作方法、队伍素质等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经调解达成的协议可强制执行。菲律宾把调解作为初步的诉讼程序,发生纠纷须先经调解。许多国家对劳动争议等纠纷设置了仲裁前置程序。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把调解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