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误读的十大劳动法问题一、关于代通金,常常存在如下误解: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的代 合同,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的代通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401.html -
了解详情
的仅有的方面。原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规定,企业对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实行不定时 的总经理由公司董事会聘用,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董事会解聘总经理并不需要满足《劳动法》上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的条件,甚至可以说,董事会不说明理由就可以解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042.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合同种类还不多,还有很多重要的合同关系没有规定,但是总则部分相当完善,把一个合同的订立、生效、履行、变更、解除、转让,一直到发生纠纷、违约责任 关系的基本规则。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说这个案件可以适用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那就优先适用;如果适用劳动法的规定解决不了,还要回过头来适用合同法关于雇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110.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用人单位可以择一行使请求权。 首先,《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因此,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年,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竞业限制的,不得再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通知期。类似规定的还有《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989.html -
了解详情
1日之前(不包括2008年5月1日当日)发生的争议,仲裁时效期间适用《劳动法》中60日期间的规定;当事人于2008年5月1日之后(包括2008年 之日起算。 (五)劳动者未按规定通知用人单位离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约定或者规章制度作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决定的,劳动者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从其本人离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849.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注意定做方获委托方对制作的要求,一般这种要求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并作为合同的附件。 2、该类合同应符合合同法中关于承揽合同的规定,因此审查时应熟悉掌握 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此外,应当注意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否与劳动法的规定相符。 合同审查是一项对审查者的要求较为全面的工作,不但要有扎实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988.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不得延长试用期并不得重复使用试用期。原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第3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下 以重新约定试用期为由,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待遇的做法是违法行为。 二、用人单位不得任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5条第一款规定:“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407.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应分别情况,按照相应的规定向劳动者作出补偿或赔偿。用人单位克扣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按照《关于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 倍的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工资收入损失的,按照《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751.html -
了解详情
逾期半个月以上未到公司报到,属自动离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故其诉讼请求于法无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二)项、《国营企业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要进行干预,并宣布招收无效,并由招用的企业赔偿损失。对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人,企业应根据有关规定,及时报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劳动行政部门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352.html -
了解详情
15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已有规定的,按相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无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为由,解除劳动合同。[27]事实上,由于不适应 指出: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之间除了规章制度的约束之外,实际上也存在很多约定的义务和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而应承担的合同义务。如《劳动法》第三条第2款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