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及实体事宜的决定权完全在审判长。承办人在案件审理中当任的角色仅仅在于参加案件评议及撰写裁判文书。审判长不具体承办案件。3、案件分配给审判长后,审判长并不再 都能在方向进行整体指导与把握,而避免了把时间与精力浪费在具体事务上。最大的缺点在于不能发挥合议庭成员的能动作用。“上有审判长、下有书记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7.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部分被告人对起诉书十分重视,尤其是对其指控的罪行、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以及用词和语气,反复推敲,认真分析。如果指控的犯罪比实际 应对所举证据逐个归纳,就其来源、内容、特征、证明作用等作出切实的评议,从而为合议庭的认证工作提供依据。庭审实践中,公诉人对证据情况发表说明性意见通常分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54.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或法官助理完成裁判文书拟稿后,由案件所在团队的主审法官及时提请合议庭定期集中评议,由合议庭对案件实体处理以及是否应当转为普通程序等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同时对裁判 根据以及与行政行为没有利害关系等情形。三、工作成效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简易行政案件诉前化解与快速审理小组共接谈当事人42人次,劝息15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9902.html -
了解详情
记录,而不能添加办案人员的主观猜测或者断章取义,选择性地记录。对于笔录制作的时间、地点、人员亦应客观记载。 4.笔录制作应当体现严肃性。在制作完成后, 就应审查其内容能否证明案件事实。有些笔录很明显,不具备证据特征,如合议庭或审委会评议案件笔录,记载内容为审判组织讨论案情的情况,属于审判秘密,内容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968.html -
了解详情
剥夺被告人进行辩论和最后陈述机会的;合议庭成员中途不参加法庭审判,却参与对案件的评议的;法庭审判没有正当理由多次长时间中断的;判决书未载明理由或者 被告人、辩护人的有效制约,更难以防止法院进行暗箱操作活动。笔者注意到,有关合议庭进行死刑复核的方式主要是阅卷和提审被告人,然后提请法院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13.html -
了解详情
在外。这种构成行政性的弊端是显而易见:首先,具有行政职务的领导行政事务缠身,少有时间仔细研究案件;其次,分散了审委会委员的业务特长。作为个体,审委会委员的法律专业 的判断和不必要的错案风险。对准备提交审委会讨论的案件,合议庭或独任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对案件评议不深、不细、不透,流于形式现象比较严重。长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428.html -
了解详情
在收集了所有必要资料后,应当公开进行审理。但为了国家安全和保护国家秘密,合议庭的主审法官可以拒绝透露任何信息。诉讼参与人的代表有权参与诉讼,律师可以作为 议长任命的议员代理。在审理完毕后,合议庭应当进行评议。特别是在复杂案件或有其他关键原因的情况下,判决的宣布时间可以至多推迟14天。判决依多数意见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61.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庭审来解决的呢?许多庭审实际上是在演戏,法官已作了调查、询问,合议庭也评议过了,然后再开庭,审判人员“胸有成竹”,不管当事人怎么说,律师怎么辩,我早已 是原告主动挑逗猫,责任自负,驳回诉讼请求。法庭调查的前一阶段花了那么长时间去核实损失数额,可后来却是原告责任自负,被告不赔偿损失。既然损失自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8.html -
了解详情
与审判长分离负责制后,可以使院领导和庭长从案件重压下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精力研究法院的发展和创新等全局性的工作,有利于促进人民法院内部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 准备工作,确定案件的审理方案草似庭审提纲;二是主持庭审、评议及疑难问题的研究,在合议庭的职权范围内,主持决定对案件作出裁判;三是签发本合议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1.html -
了解详情
剥夺被告人进行辩论和最后陈述机会的;合议庭成员中途不参加法庭审判,却参与对案件的评议的;法庭审判没有正当理由多次长时间中断的;判决书未载明理由或者 、辩护人的有效制约,更难以防止法院进行“暗箱操作”活动。笔者注意到,有关合议庭进行死刑复核的方式主要是阅卷和提审被告人,然后提请法院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