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刑罚,不是实现刑罚报应的必要手段,死刑案件一旦出现误判就无法纠正,死刑容易被统治者所滥用,无法体现罪行的差别,死刑损失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不经济之 已经成为世界趋势,因此联合国及有关人权的国际组织直接敦促而不仅仅是呼吁各国废除死刑。 (三)在合理与现实之间 刑罚的进化史表明,人类对刑罚理性的不断探索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69.html -
了解详情
,在全面审理的基础上,避免重复,程序上适当简化,以期节约诉讼资源。 二、死刑二审庭审的基本构架和特点 刑事二审庭审的基本构架应遵循第一审庭审的规定来办理 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控诉范围的限制。全面审查不仅是诉讼法的要求,亦是审判死刑案件的需要。实践中,常有被告人囿于文化水平、认知程度、环境及其他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805.html -
了解详情
观念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国自古就有谚语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可见中国民众一直认为死刑是一些罪大恶极的犯人应得的报应。报应刑的原则虽然是错误的,应该消除, 得到充分的强调和切实的执行。 三、保证死刑复核程序的最后屏障作用。将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03.html -
了解详情
思想和司法理念来看,我国司法沿袭自古以来的“重刑”情结,传统心理的惰性使废除死刑难以为普通民众和执法群体所接受,“杀人者死”这是中国老百姓一种根深蒂固的 ,设立专门接待部门和公开电话,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被判死刑案件申诉渠道的畅通。[17] 弊病三: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尚缺科学 就死缓制度本身而言:1、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96.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的保障》等国际文件限制了可用死刑的犯罪,排除了对某些类型的人的死刑并提出了所有死刑案件中的必须遵守的程序。上述提及的《 。 参考文献: 赵秉志,犯罪主体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张曙光,死刑适用应有年龄上限[N] 检察日报,2003-04-07.(5) 陈永革,李缨 老年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6903.html -
了解详情
面对死刑者的权利的保障》等国际文件限制了可用死刑的犯罪,排除了对某些类型的人的死刑并提出了所有死刑案件中的必须遵守的程序。上述提及的《美洲人权 、附属刑法中对老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以及处罚原则作出特别规定,对老年犯罪人限制适用死刑,以更好地保护老年人,更为有效地预防老年人犯罪。我们认为这样做的主要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9798.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纠正冤案,立即释放,恢复其自由; 对那些虽然有罪,但不应判处死刑的罪犯,可根据不同情况依法改判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等刑罚。这样做有利于防止无辜错 裁判,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审判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指导和督促下级人民法院提高死刑案件的审判质量,确保死刑在全国和全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的统一正确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9344.html -
了解详情
百四十七条第二款,运输毒品罪的最高刑罚是死刑,实践中相当一部分运输毒品罪案件是死刑案件,涉及到死刑辩护的问题。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 技能外,还有如下特别规定,应该特别注意: 一、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第20条,鉴于运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957.html -
了解详情
也有程序不完善的原因。2012年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完善了诉讼制度与程序,有助于死刑的程序控制,应当保障这些规定得到严格执行。文章主张通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刑事 防范死刑冤案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对美国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的主要特色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其死刑冤案产生的证据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78.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的,一般会被认为属于罪行极其严重。基于严格控制并慎用死刑政策,凡是控方无法举证证明被告人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的,辩护律师应该一律提出 案件,只有有事实或者理由支持必须立即执行,否则就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对于死刑案件,考量的不仅仅是有否理由不杀,而是有否理由必须杀,对于有理由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253.html -
了解详情